
楊力群囑用眼用耳用心 感受內地產業科技發展
2017「未來之星.從香港出發-江蘇家國情懷之旅」昨日在南京舉行開班儀式,來自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五十多名未來之星,將在為期8天的行程裡,了解江蘇深厚的人文歷史和發達的現代經濟,深化對江蘇省和祖國國情的認知。 ■香港文匯報 記者 賀鵬飛 南京報道
本次活動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並得到中聯辦和南京市政府新聞辦、鎮江市政府新聞辦、常州市政府新聞辦的鼎力支持,以及香港各專上院校的大力協助。
參觀南京博物院中山陵
在江蘇期間,同學們將聽取國情市情課程,並將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博物院、中山陵、靜海寺、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常州石墨烯科技產業園等,並實地體驗解放軍軍營生活,以及與當地青年學生面對面交流。
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楊力群在開班儀式上對同學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江蘇的歷史和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江蘇與香港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交流交往密切。當前,蘇港合作已從金融貿易、科技研發拓展到社會管理、社區保障等更多領域,並建立了高層互訪、經貿往來、民間交流等常態化機制。
「青年交流是亮麗風景」
「作為蘇港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的交流合作是一道亮麗風景。這次你們來到江蘇參訪,正是兩地青年深化交流交往的一個縮影。」 楊力群期望同學好好利用是次機會,用眼識、用耳聞、用心記,感知產業科技發展,感悟中華傳統文化,感受江蘇風土人情。
香港文匯報執行總編輯、未來之星同學會副主席吳明指出,此次江蘇之旅交流內容豐富,同學們不僅有機會飽覽江南秀麗的風光、體會濃郁的江南風情,同時,通過參觀南京-這座見證了中華民族苦難歷程與輝煌時刻的重要城市,相信同學也能體會到今天的中華民族能夠傲立於世界之林是多麼來之不易!他認為,江蘇是香港青年人認知國情、學習中華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的理想地方。
吳明寄語港生常懷家國情
吳明表示,參加此次江蘇之旅的港生大多出生於香港回歸前後,是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共同誕生、共同成長的一代,「你們肩負着歷史使命。」
他特意強調,家國情懷是一個人的根與魂,也是植根於我們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文化傳承,是與生俱來的民族特質。一個人只有把「家」與「國」聯繫在一起,才能在時代洪流中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在貢獻國家的同時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他寄語同學珍惜此次寶貴的交流機會,敞開心胸,多看多問多反思,藉此深入、客觀地了解國情,培養家國情懷,為將來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香港做好準備。
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姜迎春、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對外宣傳處處長張瀟文等出席了開班儀式。儀式後,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阿祥為同學們作了一場深入淺出的南京市情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