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政權」
■批評伊朗政府是「狂熱政權」、全球恐怖主義的最大推手,在背後支持「基地」、塔利班和哈馬斯等極端組織。
多次違反核協議條款
■指伊朗曾兩次超過130公噸重水的上限,重水可用於生產製造核彈的原料「鈈」,而且不容許檢查員調查可疑軍事地點。
■稱「很多人」認為伊朗與朝鮮進行武器交易,伊朗亦持續在中東地區散播衝突和混亂。
國會定去留
■拒絕再確認核協議,交由國會決定是否恢復對伊朗實施制裁,又警告他身為總統可隨時讓美國退出協議。
■指示政府與國會和外國盟友密切合作,處理協議中很多嚴重的瑕疵,使伊朗永遠無法用核武威脅世界。
■稱協議中的「日落條款」在數年後解除了伊朗核計劃的限制,批評國際社會對伊朗「執法不力」、對其導彈計劃默不作聲。
制裁伊朗革命衛隊
■形容它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腐敗的」個人恐怖武力和民兵組織。
■授權財政部進一步制裁革命衛隊官員、特工和附屬組織,但未有正式將衛隊列為恐怖組織。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