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Invader再度「侵略」香港 街頭藝術「商業化」?

2017-10-23
■Invader的作品出現在香港街頭。■Invader的作品出現在香港街頭。

當代街頭藝術先驅、創作靈感來自第一代電子遊戲 8 位元美學的馬賽克藝術作品而聞名全球的Invader在九月時再次「入侵」香港。同一時間,位於荷李活道畫廊Over The Influence亦配合是次「侵略」,發佈Invader新書《New Mosaics of Ravenna》的 25 本別注版。曾經表示作品被香港本地清潔工鏟除而覺得很諷刺的Invader不但再接再厲「入侵」香港,近年也開始被愈來愈多畫廊代表鍾愛,作品亦屢屢在拍賣行拍出幾百萬的高價。街頭藝術,應該走進受商業世界法則束縛、展出高雅藝術的正規畫廊嗎?Invader的熱潮又能否間接帶動對本地公眾藝術的興趣?■文、攝(部分):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圖:由Invader及Over The Influence提供

一直隱姓埋名的Invader 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未經當局批准下完成作品,而這種非常個人化的大規模藝術練習,就如同另一位法國藝術家 Guy Debord 以心靈地圖(psychogeographical)為本的實驗。他以創作受經典電子遊戲《Space Invaders》( 太空侵略者 ) 啟發 的「像素化馬賽克」作品聞名國際,自1998年起,他已於全球60多個城市放置其作品。Invader 於2013年首次來港,在本地街頭放置一系列為人熟悉的大眾文化標誌,如美國70年代的卡通功夫狗《Hong Kong Phooey》、電子遊戲《食鬼》和知名漫畫人物《大力水手》為藍本的馬賽克作品。

發佈最新侵略新指南

《New Mosaics of Ravenna》是Invader第七度出版的「侵略指南」(Invasion Guide),形式好比《米芝蓮美食指南》,是繼成功「侵略」巴黎、洛杉磯、倫敦、羅馬、邁阿密及香港後的又一創舉。全新的指南讓讀者恍如置身於意大利拉文納市(Ravenna),展開一次難忘的旅程。拉文納位於意大利北部,該地以保存完好的五、六世紀古基督教(Paleo-Christian)馬賽克藝術傑作聞名,與Invader簽名式的馬賽克藝術不謀而合。一如以往的「侵略指南」,Invader 亦為《New Mosaics of Ravenna》推出25本限量別注版,製作別樹一格的馬賽克封面,使之成為獨立的收藏品,並在 Over The Influence展出。

據悉,馬賽克封面上的圖案與Invader「入侵」拉文納市的圖案一樣,源自早期拜占庭藝術(Byzantine art)的圖像、Invader的經典系列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以及其標誌性人物,如《星際爭霸戰》(Star Trek)中的角色。另外,Invader主要用到藍、白、金三種顏色。藍色代表Invader在午夜時分開展侵略活動、金色代表教庭,好比帝后專屬的絢麗皇室刺繡,而白色則是西方重要的和平象徵。

展覽吸引Invader大量粉絲

回憶Over the Influence與Invader合作的緣起,Over The Influence畫廊經理Piotr Swies表示那是始於兩年之前。「當時我們畫廊被介紹去認識Invader,我們很喜歡Invader的作品,他也很喜歡我們畫廊專注與創作都市環境概念作品的定位,所以我們就開始了合作。」

被問到9月之前Invader事前有沒有通知他們自己即將第三次「入侵」香港,Piotr Swies表示自己和普羅大眾一樣毫不知情。「我們也是從Invader的手機應用程式上其他粉絲『打卡』的照片才發現Invader又『入侵』了香港。這就是他的作風吧,事前從來都不會告訴別人他的行蹤。我們最後靠自己大費周章才把他這次入侵香港的新作品找到。」

作為Invader的全球代理畫廊,Piotr Swies透露很多收藏家對Invader的作品都很有興趣,包括這次展覽在內他們總會收到大量的查詢,考慮到Invader只是「入侵」了香港3次,Invader已經累積了這麼多的愛好者,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不過他希望Invader未來會有更高的曝光率。另外,不少人一定很好奇Invader創作在街頭上作品如何可以被「轉移」到畫廊或拍賣行出售。Piotr Swies解釋:「當Invader 『入侵』街頭後,他都會同時創作一幅和街頭那一幅大小、外觀完全相同的作品以供出售。」

很多人也認識Invader的作品,但不知道他有一本「侵略」指南,Piotr Swies解釋這本指南的價值:「Invader在互聯網年代以前已經開始『入侵』世界各地,當時不像現在只要上網就可以得知Invader作品的大概位置,這些指南就是當時最齊全的Invader寶鑑,所以很有歷史和收藏價值。加上Invader在指南封面上創作他簽名式的藝術品,並且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使這些指南也具備了藝術價值,成為獨立的藝術品。書中也講述了Invader使用了何種工具『安裝』藝術品到侵略地點,以及他多年來經歷過的困境等等。」

街頭藝術與商業的矛盾

不過,始終有人認為街頭藝術不應走進商業畫廊,在畫廊供人慢慢欣賞的街頭作品已經不再是帶快閃性質的藝術品,違背了街頭藝術的原意。

但Piotr Swies認為,街頭藝術由誕生至今已經有好一段時間,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早被得到認可,因此很應該被官方的藝術機構、畫廊等得到適當、具持續的記錄、認證,讓這種藝術可以在街頭以外進入正規的藝術史中,妥善地傳承下去。尤其是像Invader這種重要的藝術家,本身就有一群龐大的支持者,他的作品進入正規畫廊就有更大的意義。

Piotr Swies同時認為街頭藝術可以擔當大眾文化與高雅藝術之間的橋樑。「畫廊的藝術對很多人來說始終有點可望而不可及,相反,街頭藝術就比較大眾化一點,很多街頭藝術家,包括Invader,都非常有名,作品為人所熟。當他們的作品在畫廊展出時,反而可以吸引很多平時不敢走進畫廊的人欣賞。當他們在畫廊中看到這些熟悉的作品時,往往表現得很雀躍,不忘打卡一番。」

本港著名街頭塗鴉藝術家曾昭昶(Uncle)得悉Invader入侵後也接受了香港文匯報訪問。

他不反對街頭藝術進入畫廊。「街頭藝術家、塗鴉藝術家也是人,需要維生,就像醫生救人也有人工,但不會因此被叫作商業醫生,或者被指責違背醫生救人的原則。因此街頭藝術創作和商業 是可以並存。而且,街頭藝術並非只有非法和快閃。」

另外,被問到Invader能否幫助大眾更了解塗鴉或者其他公共藝術,Uncle則說雖然Invader名氣很大,但他自己對於Invader沒有特別偏好,反而希望大家多關注本地很多出色的街頭藝術家。「Invader只是世界上千萬個街頭藝術家其中一人。其實二十年前香港已經有他的作品,但那時候有多少人知道?大眾對街頭藝術的認知都是來自媒體報道上,要不是近年很多人報道他,香港應該沒有什麼人認識他。除了外國人,我更希望大家了解本地街頭藝術家,很多人一直在努力,不少甚至早已踏出國際,但都只在外國受到重視,反而得不到本地大眾的支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