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部署的同時,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南方日報》昨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開啟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
文章指出,從第一階段着眼於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到第二階段着眼於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從「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兩個階段任務既在步伐上平穩遞進,又在內容上一脈相承,核心是不斷實現發展全面性和均衡性,不斷提高發展層次、質量和效益。
文章進一步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率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的中外記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為未來5年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明確了工作坐標。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這為我們突出了工作重點。其中,關鍵是充分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所蘊涵的「變」與「不變」:變的是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更高要求,即要着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不變的是我國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