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昨日公佈《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香港雖然蟬聯亞洲首位,惟在全球排名中較去年下跌3位,位列第12位,而新加坡上升2位,追貼香港。香港努力發展創新創意產業,而創新創意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的競爭。要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匯聚香港,除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商界須轉變觀念,真正把人才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把人力資源的投入當做投資而不是成本,以優厚條件培育、吸引、留住人才,令香港在以創科帶動的發展大潮中不斷提升競爭力。
這份世界人才報告,是由「世界競爭力報告」的300多項指標中,挑選約30項指標,評估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在人才競爭方面的表現。觀乎報告的各項指標,本港今年得分和排名均下跌,主要因為本港樓價、租金為主的生活成本上升,工資增長速度卻下降。反觀老對手新加坡,因生活開支減少、工資上升,令其全球排名比去年上升2位,與香港的差距只是一步之差。可見本港在資產膨脹的大環境下,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削弱,問題必須正視。
當前世界經濟靠創新科技的拉動,全球各地均在競逐創科人才,偏偏本港在研發人才方面是一項短板。早前世界銀行公佈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本港排名跌至第5,關鍵原因之一正是人才尤其是創科人才不足。香港要在新經濟領域急起直追,加快培育和吸引外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本港要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需要政府和商界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需簡化輸入人才的程序,以尊重和方便人才為原則,為外來人才提供各項便利。內地今年4月起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長三角和珠三角多個城市均舉辦「外籍人才招聘會」,盛況空前。香港在吸引外來人才的政策措施上不可落後於人。
另一方面,商界更要轉變觀念,真正把人才視為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從長遠發展出發,投放更多資源吸引、培訓和留住人才。事實上,對於任何商業企業而言,人才始終是重要資產,在創新科技年代更是如此。企業在人才方面的投入,不應被視為單純的成本,而是對企業的核心投資,企業在人才培育和保有方面多5%的付出,未來的收益也許是十倍甚至百倍。近年內地創科產業急速發展,騰訊、阿里巴巴等創科巨企,每年都給予科研團隊幾十個月甚至上百個月的花紅。這是值得本港商界深思的。
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香港本身具優勢的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對人才的要求本來特別高。香港過往成功的經驗,正是以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態度和做法,匯聚大批來自海內外的優秀人才。如今,能否吸引更多創科人才,關乎香港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敗,關乎香港未來,政府和商界都需要有長遠視野,肯落本錢,將香港打造成重才、惜才的國際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