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玉如為香港最頂尖女科學家,她對科研的興趣亦是自小培養,而啟蒙者正是她中學時的生物科老師,「上課要解剖蟑螂(小強),當時老師講解得很好,啟發了我開始好奇和思考那些器官究竟怎樣控制功能。」有關經歷令她希望自己亦能培育新一代科學家,所以毅然放棄在美國藥廠的光明發展前景,回流香港並加入科大。
除積極培養大學本科以至碩士、博士等研究生外,她還關注基礎科普教育,「在新一任特首領導下,香港開始更加大力資推動創新科技,小學生亦開始接受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熏陶,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相信這會讓未來選擇科學的學生增多。」亦因如此,公務繁忙的她雖然一度推卻香港電台《我們的科學家》電視節目系列的邀約,但思前想後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如果我參與的話,可能真的會啟發一些學生呢」。
事實上,葉玉如暫時亦是該節目系列中唯一的女科學家代表。她坦言︰「香港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榜樣,我希望讓他們看到其實在香港土生土長都可以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亦希望女學生能以女教授為榜樣,相信自己未來也可以成為女教授。」後來,葉玉如聽說真的有中學生反映看過節目後,增強了在港發展科學的信心,令她感到頗為欣慰。
她說:「我讀書的時候,讀理科的學生多過現在。」她分析,主要原因是出路問題,希望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可吸引更多科技企業來港,增加就業機會。■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