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天鴿」蹂躪港澳 合作可減傷亡

2018-01-09
■「天鴿」吹襲下,香港杏花h水浸。 資料圖片■「天鴿」吹襲下,香港杏花h水浸。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 能源科技與環境

天災面前,人類顯得渺小,但有科技協助,或可在天災來臨前做足準備,減少傷亡。去年8月超強颱風「天鴿」蹂躪港澳地區,澳門多處滿目瘡痍,造成10死逾240傷,市民炮轟澳門氣象局預報失誤,澳門廉政公署批評時任局長按個人決定,在家中「遙控指揮」懸掛風球。另一邊廂的香港懸掛風球程序較嚴謹,天文台台長等人需在總部分析數據判斷「天鴿」強度及變化,再經台長在電腦輸入密碼,風球才可發出。有人指出,粵港澳可多合作檢視交流防災機制,日後遇上類似情況,把損害減至最低。 ■胡家齊 資深通識科作者

港天文台嚴謹有序

香港天文台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管轄,自1946年有記錄以來,至今共錄得15個熱帶氣旋需要懸掛十號颶風信號,即平均每72個颱風才有一個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天文台的當值預報員、科學主任等,平日在尖沙咀的天文台總部工作,每天分為3個時段,24小時查看衛星、雷達等圖像分析,監測香港的天氣變化,同時每天有兩次預報會議,匯報當日最新情G。

不眠不休監測 人員各守其職

在「天鴿」襲港時,天文台台長及助理台長等人都在總部指揮大局,前線人員與台長一樣不眠不休近40小時監測最新的變化。因當天適逢天文大潮,部分人員負責計算「天鴿」帶來的風暴潮的高度,部分人員透過資訊顯示屏幕、智能助理等先進系統,分析衛星及雷達圖像,判斷颱風的位置和強度,研究不同資料以預測風暴的移動路徑和強度變化,與台長密切地交換信息,再由台長簽署文件並於電腦輸入密碼,才決定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同時,天文台總部亦有專人與各政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回答市民對有關風暴的查詢。出鏡的前線人員每小時向傳媒作簡報,講解最新風暴消息。除了在總部,亦有一些人員,如雷達機械師須在不同地方工作,確保雷達、潮汐測量站、各個觀測系統能在惡劣天氣下保持正常運作。

【資料一】澳門廉署批評氣象局6大問題:

1. 時任局長留在家中透過電話和家用網絡,判斷懸掛三號至八號風球

2. 馮瑞權依賴領導主管的匯報

3. 氣象局沒發佈文件界定懸掛風球的持續性

4. 氣象局內部工作混亂,如負責預報天氣的職員經常被調配至不同單位

5. 副局長將宗教信仰帶到辦公室,令人感不安

6. 內聯網斷線比較頻繁,有時無法接收氣象數據

【資料二】香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部分考慮因素:

1. 審視颶風移動路徑及速度

2. 風力維持時間

3. 氣壓變化

4. 衛星及雷達數據

5. 颶風路線是否接近香港

【資料三】香港自1946年起發出的十號颶風信號颱風:

名稱   年份 距離天文台(公里)

不明   1946   70

姬羅莉亞 1957   55

瑪麗   1960   10

愛麗斯  1961   0

溫黛   1962   20

露比   1964   30

黛蒂   1964   35

雪麗   1968   0

露絲   1971   20

愛茜   1975   50

荷貝   1979   10

愛倫   1983   45

約克   1999   20

韋森特  2012   100

天鴿   2017   60

【背景】停車場水浸 豪宅爆玻璃

「天鴿」肆虐港澳,香港在去年8月23日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引發的風暴潮令杏花h捲起6層高巨浪,水浸停車場數十名車主損失慘重,小西灣運動場變澤國,土瓜灣昇御門吊船如流星錘般擊向單位玻璃,險象環生。

澳門亦在當天改掛十號風球,「天鴿」令多處停水停電,水深及腰,回歸18年首次出動解放軍協助救災,市內滿目瘡痍,造成10死逾240傷,逾200多人疑飲用受污染食水出現急性腸胃炎,而千萬豪宅「寰宇天下」在2012年曾受颱風韋森特吹襲,多戶玻璃窗被吹毀,5年後「天鴿」又令60多戶「爆玻璃」變成危樓。

澳門廉署揭氣象局6問題

有人質疑澳門氣象局太遲才懸掛8號及10號風球,造成今次多人死傷及百億元澳門幣的經濟損失,時任局長馮瑞權成為眾矢之的,他其後稱「自動退休」而離職。

澳門廉署介入調查後指出6大問題,包括氣象局預測颱風及懸掛風球時,僅依賴馮的個人判斷,同時在當天的非辦公時間考慮懸掛3號甚至8號風球時,他及氣象局領導仍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及網絡遙控有關決策,事前不商議,事後不檢討,局內工作人員無法得知考量標準,欠內部會商機制。

廉署報告又斥氣象局颱風預報的決策權高度集中,但程序不規範、標準不透明,領導層在決定懸掛風球時忽略前線人員的意見,反映行政管理的官僚意識和等級觀念。

廉署也留意到氣象局設備管理方面的問題,如內聯網斷線比較頻繁,其間無法接收氣象數據。

國家減災委會提改善建議

除了澳門內部的調查,國家減災委員會曾到澳門,就今次一事檢視當地的防災應變計劃,專家團就提升澳門的災害應對能力提出初步建議,圍繞總體目標進行優化、加強建設,包括六大方向:一,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體制機制;二,加強生命線工程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提高應對大災、巨災及其風險的能力;三,健全完善粵港澳區域的應急聯動協作機制;四,提高全社會應對危機和風險的能力和水準;五,健全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法規和標準體系;六,全面開展安全文化與素質建設,加強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小知識】「百年觀測站」始於1884

香港天文台總部在今年10月,獲世界氣象組織認可成為首批60個百年觀測站之一。位於尖沙咀的香港天文台總部,是今次在亞洲區內9個獲認可的百年觀測站中,最早建立的一個。

天文台是於1884年開始展開痡`的氣象觀測,蒐集長期觀測數據,記錄超過130年來全球暖化的趨勢。

【概念鏈接】

十號颶風信號:香港天文台最高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表示風力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信號發出後,颶風通常會在香港約100公里內掠過,即所謂的「正面吹襲」香港。

綜合資訊顯示屏幕:由全高清屏幕組成,協助天氣預報員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監察及收集資訊,分析數據,發出天氣預報及警報,取代以往每天印製200張天氣預測圖,起到環保及省時的作用。

「智能氣象監察助理」(智能助理):天文台一個以科技模擬氣象專家處理天氣大數據的系統,主要監察澳門及廣東省市各氣象中心發出的天氣警告、自動編寫大雨報告等。當實測數據跟天氣預報或警告出現偏差,會提示預報員更正,以及分析電腦輸出提示預報員未來一周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港澳處理風暴潮的分別。

2. 「港澳氣象機構多合作交流可減少天災帶來的損害。」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

1. 同學可先指出澳門廉署的調查報告內容,有關當地氣象局的6大問題,如前局長留在家中透過電話和家用網絡,判斷懸掛3號至8號風球;內聯網斷線比較頻繁,有時無法接收氣象數據等。再比較香港天文台的做法,如監察人員與台長交換信息;台長簽署文件並於電腦輸入密碼,才決定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前線人員向傳媒作簡報;在總部以外確保各個觀測系統正常運作等。

2. 同意:兩地可多交換經驗及資訊,如器材的維護等,共同提升雙方監測預警水平。

【延伸閱讀】

1. 《從颱風中看城市管理能力》,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9/07/PL1709070008.htm

2. 《澳門各界救災 重建盡顯頑強》,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9/14/YO1709140012.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