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 正文

模擬試題

2018-01-11

資料A :「交通費補貼」例子

以中環為上班地點,由新西的屯門、新界東的大埔、九龍區的九龍灣、港島區的灣仔出發,在「交通費補貼」下的補貼情況(見圖):

資料B:對計劃不同意見

在港島區上班的天水圍居民質疑,新政策只屬小恩小惠,指自己每日乘搭港鐵上班,每月用於上班的車資已逾1,000元,在計劃推出後亦只可得到每月150元的補貼,對解決交通開支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幫助。

亦有居於上水的市民擔心,「交通費補貼」不用登記,只要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就可得到補貼,有機會被兩地的水貨客濫用,雖然設有上限300元,但亦難免有漏洞而浪費政府的資源,同時也會加劇水貨問題。

政府表示會繼續聆聽不同意見,起初有市民和團體指「交通費補貼」未有覆蓋小巴、村巴等。經政府考慮後,亦決定將計劃擴展至適用於紅色小巴、h巴、員工巴士、和街渡,只要接受以八達通支付交通費,即可納入計劃之中,預計的受惠人數由200萬上升至220萬。市民對此改動表示滿意,但仍有人擔心資助金額不足。

想一想

(a)參考資料A及B,指出及解釋「交通費補貼」的預計成效。 (6分)

(b)比較該計劃和控制車資價格,哪一項更能針對性地紓緩交通問題?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試加以解釋。 (8分)

題目拆解

a題拆解:此題需要學生就「交通費補貼」進行簡單的評估,學生可考慮由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如可行性、支持度、受眾多少等;回應時需要由不同的平台出發,並得出結論(成效高/成效低)。

題目亦明確指出需要利用兩個資料,故此學生需要就兩個資料分析結果,如只使用一則資料,分數亦會受影響。

b題拆解:此題為比較題,學生需將計劃和控制車資價格兩項進行比較並得出結論,學生於回應題目時需要扣緊香港的現況特質,並利用比較平台進行分析。

建議於回答題目之初,訂立「紓緩交通問題」中的「交通問題」所指什麼,可包括:車資過高、道路擠塞問題嚴重、公共交通工具的選擇少等。

於此題上可用的比較平台如:可行性、針對性、廣泛度、支持度、可控性等。

參考答案

(a)可行性高:政府出資,無需受第三方掣肘。資料A:覆蓋了巴士和港鐵,是市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可行性低:資料A:雖然預計有220萬人受惠,但資助金額不高,亦不是所有上班族都可取得$300的全數資助;資料B:市民及團體的不同意見,立法會未必可以順利通過計劃撥款。

支持度高:政府出資,無需受第三方掣肘;資料B:不用申請都可得到補貼,手續簡單方便。

支持度低:資料B:不同市民的意見反映支持度不足,如補貼金額過低、計劃本身存在漏洞等。

受眾廣泛:資料A:只要是工作地與居住地屬不同區域,就可以得到補貼;資料B:不用申請都可得到補貼,受眾多。

受眾不多:資料A:不是所有市民都可得到補貼。

(b) 「交通費補貼」

可行性:政府出資,無需受第三方掣肘,較控制車資價格更為容易;

針對性:可以為市民提供補助,減少生活上的開支負擔;

廣泛程度:所有使用八達通的用者都可得到補貼,免卻手續,受眾廣泛;

支持度:基本上所有市民都可受惠,每月的補貼有效推動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路面的擠塞情況;

可控性:不用與其他運輸公司協作,有效提升可控程度。

控制車資價格

可行性:直截了當地解決車資高的現象;

針對性:針對香港車費開支高,政府的強力政策下,令市民的經濟負擔減少;

廣泛程度:只要政府出手調控車資,就可覆蓋所有交通工具使用者,受眾極多;

支持度:由源頭方面解決問題,市民直接受惠,故支持度高;

可控性:雖然要與運輸談判,過程需時,但長遠可減少車資的升幅,令市民直接受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