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國泰君安解讀劉鶴達沃斯發言

2018-01-26
■劉鶴在達沃斯論壇演講時論及「三大攻堅戰」。■劉鶴在達沃斯論壇演講時論及「三大攻堅戰」。

香港文匯報訊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周三在達沃斯論壇的演講,其中在論及「三大攻堅戰」時表示金融風險是在中國經濟面臨的各類風險中突出的問題,指出中國繼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國泰君安昨解讀劉鶴的講話指,金融去槓桿的提法被穩定宏觀槓桿、增強金融服務實體能力的表述替代更具合理性,預計從政策面來看,金融體系仍然總體偏緊,債市難有大機會,但是可能在程度上更接近於日子難熬,而非休克療法。

深化改革開放利好股市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團隊昨發佈報告指出,在內地以間接融資、債權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下,實體融資多會以債務的形式反映,而考慮到潛在經濟增速的下行,如果以債務或GDP來度量宏觀槓桿率,去除槓桿的難度較大,控制槓桿更具合理性;另從日本歷史經驗來看,刺破泡沫,造成資產負債表衰退是重要教訓,穩中求進更符合目前的大政方針。

「站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角度,我們重申對於監管的看法:大的方向不會變化,但是推進中會注意『不因處置風險造成新的風險』。」報告稱。

報告指出,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和正外溢性的關鍵在於供給側改革,深化改革開放的再次提出則利好股市。

關於外溢性的重要性,報告認為,本輪全球經濟復甦的持續性,決定着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趨勢以及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整體來看,目前全球處於產出缺口閉合的臨界位置,對於中國經濟,需求法角度,出口由負轉正是2017年GDP增速回升的直接貢獻,外部環境也關係着內地經濟形勢。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周三稱,中國將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宏觀經濟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近期要高度關注大國貨幣政策的外溢性,以及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化,中期則要關注勞動生產率的改善以及大國儲蓄率的變化。

炒作或促「A股改革牛2.0」

劉鶴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將利用改革開放40周年機會推出新的改革開放舉措。報告分析,該闡述強調了改革開放對於中國過去經濟高速增長的作用,表明中國繼續改革開發的態度,也回應針對中國政府降低外資企業待遇。

報告稱,站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角度,目前股市情緒已經比較高漲,「無人看空股市、無人看多債市」的情況下,改革預期的提升有可能引發相關主題的炒作熱情,甚至形成所謂「A股改革牛2.0」。

而與2014年「改革牛」的不同之處在於,當下經濟趨勢整體平穩,市場風格比較重視穩健的財務報表,不會單純地炒作概念,而在上一輪加槓桿的狂歡之後,對於快速加槓桿的行為也會有所抑制。

「在金融業開放和監管的雙重壓力之下,參考供給側改革的邏輯,金融行業龍頭的『剩者為王』的優勢將會更為突出,其投資價值理應被長期看好。」報告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