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南北直通車 > 正文

內地生學費 七大凍價港大勁加

2018-02-01
■港大再次增加非本地生學費。 資料圖片■港大再次增加非本地生學費。 資料圖片

增10.3%超通脹 一年盛惠16.1萬 高港生學費近3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嘉瑤)香港各所高等院校均已開展2018/19新學年的內地招生工作,當中學費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香港文匯報向8所資助大學及公開大學查詢新學年內地生學費資料,發現大部分大學凍結學費,惟香港大學及公開大學學費均有增幅,其中港大學費加幅10.3%,一年學費高達16.1萬元,依舊「貴絕全城」。

根據8大及公大提供的資料顯示,其中7所包括科大、中大、理大、浸大、教大、城大和嶺大都決定凍結新學年內地生及非本地生學費,當中中大和科大分別收取14.5萬元和14萬元外,其餘5所大學的學費均維持在12萬元。

至於加價的兩所大學,港大的學費由14.6萬元增至16.1萬元,加幅近10.3%,依舊「貴絕全城」,加價後其非本地生學費較港生學費(4.21萬元)將高出近3倍;而公大的加幅由2.4%至10.9%,學費由92,760元至139,140元不等。

城大公大增內地生學額

學額方面,大部分大學預計新學年招收內地生人數與本學年的相若,惟城大及公大增加內地生學額,其中公大學額由120個增至180個,增幅達五成;城大學額亦由211個增加至277個,增幅逾三成。另外,港大及中大依舊是招收內地生最多的大學,各有約300個。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港大非本地生學費加幅遠遠超過通脹率,表面看未見有足夠理據。

他提到,港大是政府資助的院校,資源相對較為充裕,認為港大校方應檢討其成本結構,避免令學生財政負擔大增;相反公大作為一所自負盈虧的院校,理解該校面對財政上的挑戰及壓力較大。

張民炳又指,香港本地的院校一直深受內地及國際生的歡迎,擔心若院校持續加學費,會影響香港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及優勢。

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則表示,香港是國際化城市,位置背靠內地,因而深受內地生及家長歡迎,而近年兩地有較多的合作項目,工作前景及機會都多,相信即使本地大學加學費,也無損學生來港讀書的興趣。

他並提到,大多數考慮赴港升學的非本地生,都會有一定經濟基礎,而大學亦會向成績及表現特別出色的尖子提供獎學金,估計於吸納人才仍能維持較大的吸引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