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生定必喜歡機械人,女生要跳芭蕾舞,世上好像總有一些過於公式化的想法。那牛呢?我們對牛的印象,大概就是牛魔王、牛精、蠻牛、死牛一邊頸、牛脾氣,彷彿牛就是好勇鬥狠、橫蠻無理的代表。有沒有想過我很牛,可是我很溫柔?《快D啦牛牛》就是一隻與別不同的公牛的故事。
一套又一套電影提醒我們要活出真我,不久前的《大娛樂家》已經不厭其煩再說一遍。這次這個重任交到公牛費迪南身上,沒想到在這個話題上的描繪比《大娛樂家》細膩得多。費迪南出身鬥牛世家,但偏偏心地善良,不愛格鬥,只愛鮮花。花成為了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從小時候通過栽花描寫費迪南的溫文性格,到最後因為一朵紅玫瑰提醒費迪南我本善良,花的出現一再展現這隻龐然大物的柔情。尤其喜歡電影最後出現的紅玫瑰,打破了公牛看到紅色會發狂的傳聞,重新定義了紅色於公牛的意義,少了狂妄憤怒,多了溫柔善良。一朵鮮花插在公牛上,可以是格格不入,也可以是和而不同。
動物一向是卡通的熱門題材,而且很多時背景都設定為幻想世界,例如早前的《優獸大都會》、《星夢動物園》等,務求盡量展現天馬行空的想像。不過《快D啦牛牛》則將背景設定在西班牙,令電影多了幾分現實意味。看過電影之後,除了再次懷疑鬥牛運動應否繼續之外,亦不禁令人想到,費迪南或許是一把屬於小眾的聲音,甚至是酷兒的投射。
作為一套合家歡卡通,《快D啦牛牛》算是兼備娛樂性和教育意義。將電影英文名字「Ferdinand」翻譯成《快D啦牛牛》也相當有趣,除了迎合小朋友市場,又取Ferdinand之諧音。至於宣傳標語上一句「全城牛歡喜 」更是啜核,既老少咸宜,又有點兒童不宜。
「誰知我身龐大如大島心卻很細心?」相信這句心聲既是唱給吃鯨魚的人,也是唱給鬥牛的人聽。■文︰鄺文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