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盡快落實福利跨境促大灣區融合發展

2018-04-09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發表網誌,提及會探討在內地擴展長者醫療券計劃的可行性,食衛局局長陳肇始則預計內地醫療券金額與本港一致。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是大勢所趨,面對內地逐漸在生活層面向港人提供「國民待遇」,香港當然非常應該對在內地生活港人的福利待遇「拆牆鬆綁」,讓香港和內地實現在社會資源上的共享發展。擴大福利跨境的種類和適用範圍,是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工作、養老的正確舉措,能幫助香港社會緩解老齡化、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特區政府應加快推進,盡快落實相關政策措施。

醫療券是特區政府從2009年起推行的計劃,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元醫療券,可累積上限為4,000元,可以用來支付私營診所或醫療機構的費用。醫療券計劃在2015年率先在港大深圳醫院試點,便利居深的港人長者直接在深圳就醫,是醫療券首次「衝出香港」。計劃試點兩年多以來,情況理想,亦未發現存在濫用等監管問題,應該進一步擴大在內地的適用範圍。

根據政府數字,現時約有50萬港人長居廣東,由於相當部分香港人祖籍廣東省,在當地多有親屬、人脈,因此廣東等省份成為不少退休港人的養老之所。內地生活空間大、環境好等因素,成為長者回鄉養老的首要原因。但對長居內地的長者而言,醫療服務一直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往返香港就醫的成本太高,只能被迫減少就醫或選擇自費在內地治療。讓更多福利可以跨境一直是這群跨境長者的共同期待,尤其應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平心而論,這些長者大部分年少時從內地來港打拚,為香港貢獻青春和力量,無理由因為他們年老後選擇回鄉養老,就剝奪其應有的福利待遇。特區政府不僅應積極讓更多福利實現跨境,更應該積極考慮直接在大灣區內開辦醫院、學校、養老中心等項目,讓大灣區成為港人優質生活圈。

對本港而言,讓醫療券福利跨境對整體社會有多重利好。一方面可以釋除港人對北上養老的疑慮,擴大長者選擇退休生活的範圍,長遠緩解本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對於居住在新界北區的居民而言,面對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可考慮到深圳的醫院就診,緩解本港醫護人手不足的困境。

讓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大勢所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於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內地政府已積極行動,給予港人在內地醫療、教育、就業等享有與內地人同等的待遇;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應該對港人享受的福利拆牆鬆綁,實現福利跨境,如此才能雙向而行,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全面融合發展。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今年即將通車,香港與珠三角將可實現一小時生活圈。香港人應該抓緊祖國發展的巨大機遇,青年人可藉此貢獻祖國、成就事業;長者可拓闊空間,改善退休生活水平,真真正正「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相關新聞刊A10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