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專家解讀:貿易摩擦或成常態

2018-04-23

中美兩國互為最大貿易國,所以最近爆發的中美貿易摩擦成為企業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今年中國和全球經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一。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結果會如何?如何應對這一全新的挑戰?

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浙商智庫閉門會暨《浙商》全國理事會主席沙龍上表示,中美貿易戰或將進入常態化。「雙方不會將貿易戰無限升級,很可能是邊打邊談,邊談邊打,而且可能會突破原有的邊界,在更多的領域展開。中國企業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生產製造全球化 中國極具競爭力

如今的國際貿易,早已超越單一的產品貿易,而是在全球產業分工下的要素流動。生產製造全球化分工,使得原材料的進出口在國際貿易中佔比越來越大。全球一共有519個行業,每個行業在中國都有,而且在許多細分領域中,中國中小企業的市場佔比極高,成為行業「隱形冠軍」。這使得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具有極大競爭力。

曹遠征認為,美國挑起貿易戰後,將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列入對中國制裁的清單,針對的並不是眼下,而是「中國製造2025」。「中國不斷提升的高端製造能力和全產業鏈生產能力,讓美國心生忌憚。美國試圖通過貿易戰,極力遏制中國的成長速度。這是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崛起大國之間的角逐。」

由於經濟全球化,在全球供應鏈基礎上的貿易戰是難分輸贏的,如果長久打下去,結果必然是「雙輸」。從「持久戰」角度來看,中美貿易戰的最後輸贏不取決於一時一地,而取決於兩大經濟體的韌性。

曹遠征說,中國經濟的韌性在於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正在發揮強有力的支撐作用。2014年中國國內消費第一次超過投資,成為拉動GDP增長的首要因素。2017年中國消費佔GDP的比重達到58.8%,而投資佔比是32%。如果中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將是支撐中國與美國進行貿易持久戰的基礎,也是希望所在。

此外,針對外貿出口型企業,曹遠征建議道,企業可以考慮轉換方向,把外貿業務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轉移。「據我觀察,這幾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曹遠征還認為,對於單純的貨物經銷商來講,現在做進口業務的前景要好於出口業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