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嶺大生「三慳」機 淨化劏房空氣

2018-04-26
■吳松禧(左)、程嘉禮(中)及辜成益(右)構思設計適用於劏房戶的手提式空氣清新機,提升室內的空氣質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唐嘉瑤 攝■吳松禧(左)、程嘉禮(中)及辜成益(右)構思設計適用於劏房戶的手提式空氣清新機,提升室內的空氣質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唐嘉瑤 攝

慳錢慳電慳位 成本百多元 手提易搬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嘉瑤)以創新意念改善生活環境,並不是科技人才的專利。針對香港劏房戶居住環境狹窄、空氣欠流通問題,嶺南大學3名人文及商科背景的學生,從零機械知識學起,運用創意思維,針對為劏房戶設計一款成本只百多元的手提式空氣清新機,其效能亦與坊間空氣清新機功能相若,但價格則便宜最少六七成。現時已有一間非政府機構與他們接洽使用該清新機,3人未來將會繼續優化該清新機,從而達到「慳錢、慳電又慳位」的功能,希望能有效解決劏房戶的需要。

嶺大早前成立了「嶺大創業行動」計劃,為學生提供跨界別的平台,與不同社區及商界機構合作,全面在校園營造創新創業文化,鼓勵學生運用創意思維,培養其企業家精神,同時亦回應社會需要。

計劃亦包括為學生提供以色列初創企業實習的機會、設立「學生創業(知識轉移)基金」,以及嶺大將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及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為期4個星期暑期課程等。

3名參與「嶺大創業行動」的嶺大生,包括就讀心理學的程嘉禮及吳松禧,以及來自馬來西亞就讀經濟學系的辜成益,雖然都非理科背景,但他們從校內的心理學選修科中,認識到科技與人類表現的關係,並透過「嶺大創業行動」,學習到可將創意化為行動,透過設計產品幫助有需要的人。

程嘉禮分享說,他們曾參與探訪劏房戶活動時,其間留意到大部分人屋內只有一個窗甚至沒有窗,屋內雜物多且容易「惹塵」,空氣非常不流通,導致空氣污染物聚集,不少人呼吸道易有毛病,所以希望能製作廉價空氣清新機有助改善劏房室內空氣質素。

無理科底子 設計多挑戰

他續指,由於眾人均沒有工程或理科的底子,所以要經常請教老師及上網自學,挑戰重重。

經多番努力,他們製作成體積約39厘米×18厘米×20厘米,由4個散熱風扇、3層濾網及1層活性炭網組成的空氣清新機,與一部家用收音機相若,方便住戶隨意在屋內搬動。

機內的風扇可以使室內空氣循環流動,污染的空氣則通過機內的濾網及活性炭網將各種污染物清除或吸附,從而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效能與坊間的空氣清新機功能相若,而成本百多元,則比坊間一般售300多元便宜。

另外,他們亦加設了香薰功能,以在室內釋放香氣及驅蟲。

??木最困難 用機怕受傷

嘉禮坦言,在製作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木,將不平整的木頭,切割成平滑的木板,再做成空氣清新機的外殼。由於之前較少接觸有關木工的機器,故需要「即學即用」,也擔心害怕會在製作中受傷。

目前該空氣清新機用8粒電芯操作,可以持續運作約12個小時;3人現時雖未有具體的創業計劃,但已有非政府機構接洽試用,有機會讓清新機的初模實際幫助到劏房戶。

他們打算繼續優化該空氣清新機,例如加設充電功能,做到全年24小時長開,預計一年電費開支僅20元,希望可以達到「慳錢、慳電又慳位」的功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