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倖存者截去右腿 靠外骨骼機器人站立緩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范童) 「善良可以發芽,愛心可以長大,能把心裡的傷痛輕輕放下......」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機器人研究中心昨日傳來一陣動人心弦的歌聲,率領香港代表團訪問成都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聽畢後帶頭鼓掌,更主動走上台與歌者合影留念。她祝願對方愈來愈好,並表示:「希望國家的科技能繼續服務更好的社會。」
林鄭月娥和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等,在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利江和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亞非陪同下探訪了上述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
校方介紹醫用外骨骼機器人時,由兩名使用該系統的殘疾人士示範。在林鄭月娥面前獻唱的歌者名叫馬志傑,四川茂縣人,今年37歲,從小熱愛文藝。在10年前的「5.12」地震中,馬志傑被垮塌的房屋掩埋,造成右腿高位截癱,終日以輪椅為伴。
獻唱歌曲 謝港人援手
今年4月27日,電子科技大學──顧連醫療集團成功研發出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免費提供給馬志傑,終於讓他「站起來」,而且能以較慢的速度步行。他希望向幫助過四川的香港同胞表示感謝,於是向林鄭月娥清唱一曲《為愛出發》。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馬志傑的下半身「長出」紅白相間的金屬腿,關節十分靈活,按動機關可以坐立。「10年了,我終於站了起來,感覺真爽!」馬志傑說,剛開始有點不習慣、感覺非常累,但他決心堅持下去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逾百名截癱者「站起來」
「現在身體怎麼樣呢?穿上外骨骼機器人感覺如何?」聽完馬志傑的演唱,林鄭月娥上前親切地問道。「以前,自己是從心理上『站』了起來,如今是心理和生理都『站』起來了。」馬志傑回答說,他在茂縣開了一家書畫藝術工作室,正用自己的努力過着美好生活。林鄭月娥由衷地說:「如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希望你的生活越來越好。」
成都顧連康復醫院院長、電子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醫學首席專家張安仁介紹,目前,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已經在四川省康復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十餘家醫院或康復機構的百餘名截癱患者身上進行臨床測試和應用,並在全國建立了五家智慧康復中心。
電子科技大學荷福研究院由電子科技大學和上海荷福控股(集團)簽約共建,圍繞機器人、雲計算、大數據等方向進行行業導入,將行業需求與學校科研相結合,研發和孵化出滿足企業生產、社會需要的高科技產品。
隨後,林鄭月娥與在電子科大就讀的港生座談(見另稿)。當天下午,還應邀出席「5.12」汶川地震10周年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