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第十二屆「香港盃」賽:古今格局熟於心 國家觀念常在心

2018-05-25
■第十二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評委學生大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第十二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評委學生大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香港盃」外交知識賽英華奪冠 林鄭謝鋒陳冬勉港生獻力中國夢

若想成為出色的外交官,不僅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卓越的溝通能力,還需對從古至今的國家和世界格局了熟於心,更須具備強烈的國家觀念和對祖國深厚的感情。今年舉辦的第十二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及頒獎禮日前圓滿結束,由英華書院奪得冠軍金獎,來自拔萃女書院的廖詠詩則摘得最佳發言人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中聯辦副主任陳冬等共同主禮,他們讚揚參賽學生表現出色,並期望同學們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多了解歷史、國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恰逢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今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特別以「開放四十年 中國與世界」為主題,賽事吸引125所中小學、2.2萬名學生參與,創歷屆新高。

早前初賽脫穎而出晉身本月19日總決賽「精英賽」的五強隊伍,首先進行分數佔比四成的「搶答題」回合。其後進入分數佔六成的「情景模擬題」,參賽隊伍就不同外交題目,擔當「外交發言人」。

專家評委會再就隊伍闡述的角度進行追問,考驗參賽者對國家外交發展的理解深度和臨場反應能力。學生在討論30秒後立即作答,評委會根據學生整體表現,包括對外交的認識、發言的內容、回答評判提問的內容與技巧,以及隊伍合作性等進行評分。

經過激烈的比拚,最終由英華書院奪得冠軍金獎,拔萃女書院、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奪得銀獎,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和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獲得銅獎。而「最佳發言人」獎則由邏輯清晰、談吐得體、舉手投足盡顯外交官風範的拔萃女書院廖詠詩奪得。

林鄭:助培養有承擔年輕人

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今年已是第六次出席「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直言「非常喜歡這個活動」。

她表示,活動目的旨在讓香港的新一代都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世界視野,並成為對社會有承擔的年輕人,那正與她自己對香港青年的期盼一致。

她表示,今年競賽主題涉及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與外交發展,認為「香港的命運從來都是與國家分不開」,而過去四十年來,國家在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環保等各領域發揮極為重要的影響力,「這和國家外交政策分不開,也和優秀的外交官分不開。」

她分享指,早前邀請特派員到政府總部與特區政府官員談「十九大」的大國外交政策,對當中「結伴不結盟,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印象尤其深刻,認為這些看似很深奧的外交政策,亦可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

她希望參賽同學從中領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能更包容,能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然後再爭取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謝鋒:青年興則國家興

謝鋒在致辭時用廣東話稱讚參賽學生「好犀利」,令他感到「好開心!好驕傲!」他指出,中國外交是國家的外交,也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民的外交,強調「香港從來不是國家外交的局外人」,而是國家外交的「見證者」、「受益者」和「貢獻者」。

他表示,「青年興則國家興、香港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香港強」,希望同學們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多學歷史,多了解國情,立足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當天主禮嘉賓還包括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侯悅,外交部新聞司參贊戴藍,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理事鍾志平等。

總決賽評委則由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宋如安,全國政協常委、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特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廖長江,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擔任。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自2007年開始舉辦,迄今已舉辦12屆。本屆比賽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來自數十所中小學的近500名師生代表,當天現場觀摩比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