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人行前日宣佈定向降準「放水」7,000億元人民幣,然而降幅低過預期,對港股提振作用有限。對於人行是否以降準作為應付中美貿易戰的手段,市場意見分歧,但不少經濟師都預期,人行年內將持續降準,料下半年將再降50至150個基點不等。
荷寶投資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昨指出,人行降準料主要為改善內地去槓桿政策帶來的影響,而外界對是次降準早有預期,因此市場反應難以非常正面。
去槓桿影響屬可控範圍
她認為,內地過去推行一系列去槓桿政策,對內地經濟帶來的影響已超出預期,同時令市場流動性抽緊,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投資帶來負面影響,但她強調有關影響是在可控範圍之內。
繆子美相信人行是次降準只是序幕,主因內地宏觀數字略見放緩,因此有關方面必須採取一定政策來引導市場預期,預期下半年仍有機會降準1%至2%,另外未來視乎中美貿易爭拗情況或宏觀數字變化,預料內地其他措施將陸續出台,如財稅政策、結構性改革或去槓桿政策的調整等。
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道富環球市場亞太區宏觀策略主管Dwyfor Wvan同樣認為,在內地推行去槓桿政策下,人行降準有助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支持,預計降準未來將持續。姚遠亦預期,人行下半年有機會再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RRR)50個基點,至最多150個基點,主要視乎經濟下行及貿易戰的風險會否持續。
各國「閂水喉」 籲捧抗跌資產
後市走勢方面,道富環球市場北美宏觀策略主管Lee Ferridge認為,儘管2008年以來環球基本因素偏弱,但市場仍然錄得強勁升幅,主因各國央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造成市場流動性氾濫所致,但他提醒各國央行年內「閂水喉」,甚至抽走流動資金,未來各類資產波動性將持續加劇,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增持抗跌類資產。
繆子美則表示,未來看好中日韓三地股市,但對港股看法審慎。她解釋,內地經濟景氣改善,債務增長情況受控,加上持續改革開放,因此看好內地股市,她亦認為日股盈利表現改善,加上股票價值理想,料回報率將有改善,而韓股則由於市盈率倍數相對低,加上股息支付率高,料有助改善估值。但她相對看淡港股,又指雖然本港目前流動性充裕並支撐大市,但相信港股至今仍未反映美國加息的影響,料日後將成為拖後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