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沙中線剪筋】紅磡站北隧揭造假須重建

2018-06-27
■港鐵紅磡站地盤。 資料圖片■港鐵紅磡站地盤。 資料圖片

中科興業爆螺絲接駁又出事 指鹹水長滲鋼筋易銹蝕

港鐵沙中線紅磡站月台上月底被揭發有人剪短鋼筋,項目總承建商禮頓昨日向政府提交報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明,事件不會「不了了之」。而有份揭發事件的分判商中科興業昨日就再爆料,指紅磡站北面隧道亦曾發現有螺絲接駁造假問題,長達132米隧道因而要拆卸重建及修補。中科的新聞稿並質疑港鐵早前向政府提交報告所述的鋼筋被剪短情況的準確性,以及質疑港鐵是否真心調查事件,中科建議要鑿開月台的混凝土進行檢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港鐵早前已經就事件向政府提交報告,但中科的證供一直未有公開。港鐵在報告的公開內容中指,曾經5次發現問題,被剪短鋼筋可能有9支至17支,當中3支未有糾正。

不過,中科昨日發新聞稿質疑有關內容,而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主席田北辰早前亦曾引述消息指,懷疑被剪短的鋼筋多達5,000支。

中科在新聞稿中透露,紅磡站工程北面隧道今年2月至5月已首先發現相同螺絲接駁造假問題,現場因為長期有鹹水滲入,增加鋼筋銹蝕等長遠安全風險,所以有132米隧道需要拆卸重建及修補。中科並指,嚴重滲入鹹水的情況亦可能反映另一個重要的填縫灌漿工作同樣存在問題。

推論港鐵每日監督不足半小時

中科指出,港鐵只得11名前線監督人員,每天總工作時數為99小時,但他們每日平均要進行30次關鍵檢查點的驗收工作,每次需要2小時,加上每星期要舉行恒常的進度會議及安全巡邏,又再消耗10小時,估計即使前線監督人員完全不用處理文書工作,每日亦只不足半小時執行現場監督工作。

港鐵早前應政府要求就事件進行調查,但中科指公司在參與調查期間多次被禮頓的法律代表以超越暫免保密協議條款原因打斷。

不過,禮頓方面從未就中科的證供作反對或抗辯,中科質疑港鐵為何指禮頓強烈否認中科提供的證供。

報告最終提出扎鐵分判商作供指,剪短鋼筋的做法是由禮頓指使,中科並質疑港鐵有否盡力調查事件,「相信如果港鐵真心盡力調查事實,並開誠佈公盡力作出報告,應該不會放過這機會追問清楚是誰人指使、何時指使、涉及位置及具體指示內容等有助釐清事實的問題。」

政府雖然已經就事件成立具法定傳召能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並要求港鐵進行月台荷載測試,但中科指荷載測試只能反映現時的月台情況,難以確保月台長遠安全,而委員會最快亦要在9月後才運作,所以建議局部抽樣鑿開混凝土,並以統計學原理進行抽樣檢驗。

黃偉綸確認禮頓已提交報告

另外,政府此前要求禮頓就事件提交報告,黃偉綸昨日確認禮頓已經提交報告,但他指報告內容是合約雙方的一份文件, 政府要先尋求法律意見,再決定是否公開報告。

黃偉綸未有回應禮頓所提交的報告內容與港鐵報告的內容有否分別,只是重申政府在有需要時會採取規管行動,「最嚴重的,我們可以令某承建商不能夠再投標某類的工務工程,我們叫removal,即我們將它從《名冊》(《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冊》)上移除;第二嚴重的是我們暫停讓它投標一段時間,叫suspension,暫停多久視乎相關事實和有關情況的嚴重性。」

他並強調事件不會不了了之,政府一定會公平公正、無偏無倚地對待不同的承建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