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尖子必殺技】強制基改食物全面標籤利弊

2018-06-28

試想想今天的午餐,餐桌上的食物很可能都是基因改造食物(Genetically-modified food)。基因改造食物是指利用生物科技改造遺傳物質的食物。例如:黃豆、玉米、小麥、馬鈴薯、番茄、 油菜、木瓜及南瓜等,在市面均十分常見。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指,目前市場出售的基因改造食物已通過風險評估,估計不會帶來健康風險,但始終非全天然產品,大眾關注政府監管政策。筆者將介紹基因改造食物標籤制,並探討其利弊。

標籤制度未統一

國際間並沒有就基因改造食物的標籤政策達成一項全球接納的協議。目前約150個國家或地區推行強制基因改造食品標籤法。

歐盟、澳洲及新西蘭規定基因改造食物均要強制標籤;日本せ韓國せ台灣和內地則指定食品才需標籤。

但不少國家或地區沒有強制要求,只實行自願性標籤制,包括香港せ美國及加拿大。

政府在2006年推行《基因改造食物自願標籤指引》,《指引》建議任何食物如其個別配料含有百分之五或以上的基因改造物質,可依照規定的方式在標籤上註明「基因改造」。 但是單靠企業自覺標籤的成效不彰,大多都沒有自行印上基因改造食物標籤,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

雖然基因改造食物大多無害,但異於天然產品,理應知會消費者,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承受風險。

同產品不同標籤

綠色和平調查發現, 7個購自本地超市的豆腐樣本,其中一款由台灣進口的「中華豆腐」樣本,沒有註明含基因改造成分,但在另一超級市場出售的相同產品使用了台灣原產地包裝,依照台灣法例標籤含基因改造成分出現「同一產品,不同標籤」的情況。

可見,欠缺強制性標籤制有可能造成混亂,對消費者造成不便。支持自願制多為食品生產商,其理據多為基因改造與非基因改造農產品容易混雜,難以分辨,而且科技未能準確地測出加工食品中的微量基因改造成分,難以監管。

此外,由於需要額外工作及化驗成本,有可能推高食物成本。加上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食物不安全,因此必要性不高。

同學應小心留意議題,應把重點放在自願性標籤,而非單單基因改造食物的利弊。亦可以留意相關概念,例如單元二公眾知情權せ單元五的公共衛生せ健康,以及單元六的基因改造科技及可持續發展。 ■任朗騫 通識科5*尖子、香港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生

延伸閱讀

1.《消委促推強制「基改」食物標籤制》,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4/16/HK1304160014.htm

2.基因改造食物危機,綠色和平,http://www.greenpeace.org/hk/campaigns/food-agriculture/problems/genetic-engineering/

3.基因改造食物資料庫,食物安全中心,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gmf/programme_gmf_gfd.php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