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視察香港一周年回顧系列社評之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會見特首林鄭月娥,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聽取意見和建議。韓正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在研究規劃過程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大灣區的發展成果要讓香港、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全體人民共享,應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各方要朝着這一方面工作共同努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大灣區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正體現了習主席「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政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廣大香港市民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這是「一國兩制」的初心,也是推進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十八大閉幕後,習主席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就明確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在統籌推進教育、收入分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方面都作出深刻論述和全面部署,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十九大報告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主席更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去年七一來港視察,習主席剛下飛機就表示,「香港發展一直牽動着我的心」,來香港視察是為了「表示祝福」、「體現支持」、「謀劃未來」;在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之一就是「要以人為本、紓困解難,着力解決市民關注的經濟民生方面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重申,「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在今年春節前不到10天的時間裡,習主席對香港連續三次作出重要批示。習主席心繫香港,給予香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支持,讓廣大香港市民深深感受到習主席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厚情懷。
過去一年,圍繞「以人民為中心」,在習主席的親自指示下,中央支持香港在「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戰略中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在具體政策支持上,中央連續推出了便利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和生活的具體措施,讓在內地港人在這些方面逐步享有與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並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升香港國際文化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等問題已基本解決。習主席的祝福和支持,親自為香港謀劃未來,為香港發展注入源源動力。香港市民從這些措施中,不斷擁有切實的獲得感。
由習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中央支持香港加快發展的重要體現,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有利條件,也為香港市民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在服務國家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落腳點也是「以人民為中心」,通過深層次、全方位的優勢互補合作,令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大灣區民眾共享更多發展紅利。
在習主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引下,特區政府也在努力提高管治水平,盡心盡力服務市民,更加注重解決土地房屋等突出民生問題,更加注重提升經濟增長給市民帶來的獲得感,不負習主席的厚愛、期望和支持,助力國家發展,也收穫香港市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