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鄭:港擔當重要橋樑 有長期經貿回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實習記者 林沛其)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日在港召開,今次以「全方位合作」為主題,現場設有超過500場一對一項目對接會,涉及逾220個投資項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開幕辭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重視國際經濟及社會合作,香港在過程中擔當重要橋樑的角色,是跨國家、地區的連接。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會為本港帶來長期經貿回饋,香港必須利用自己獨特的優勢,把握新的機遇。
林鄭月娥昨指出,要成功落實「一帶一路」建設,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泛參與至為重要,因為推動建設需要國與國之間的高度合作、穩固的雙邊和多邊機制,以及不同界別的參與。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香港無論從政策溝通、資金融通、貿易暢通,以至設施聯通和民心相通,都會作出全面的貢獻。
推動「帶路」港可作貢獻
林鄭月娥還強調,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促進區內的金融、高端服務、創新等產業的發展,同時推動香港與廣東省,以至「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及地區結成策略性夥伴。香港在解決爭議、城市管理、災害防治,以及航空安全等多方面,有很多專業知識可提供。
此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午宴論壇致開幕辭時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藉着充足的資金、專業的知識、經驗及國際聯繫,香港可成為基建項目融資及財務管理的優越平台。他還預期,香港可成為綠色項目的融資平台,尤其致力支持「一帶一路」經濟體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政府將會推出上限為130億美元(約1,00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發行計劃。
港鐵擇機開拓沿線市場
同一場合,港鐵(0066)主席馬時亨認為,與美國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的基調不同,中國政府致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全球各國緊密聯繫起來。個人而言,十分看好「一帶一路」倡議下世界各地的發展。雖然短期內未能看到巨大成果,但相信多年後,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各國都能受益頗多。港鐵公司也會視乎沿線國家的政治風險和營商環境,謹慎投資或合作。
據介紹,自「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啟動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及地區貨物貿易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及地區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