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今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將共同主持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預計維護全球化大方向、推進中歐自由貿易及投資將是核心議題。目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正在對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造成極大破壞,帶來各國企業包括美國商界的深重焦慮,中國和歐盟在維護多邊主義上有着廣泛共識和共同利益,是全球化的重要和負責任力量,中歐聯手將成為逆全球化浪潮下推進全球自由貿易及投資的中流砥柱。香港作為全球化的得益者,需要堅定站在國家一邊,助力全球化推進,而發揮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創科等方面優勢,協助國家發展「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自由貿易及投資,就是堅定支持全球化發展的最好選擇。
全球化帶來國際資本及投資、貿易和交易、知識和科技等的自由流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分工合作,促進了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及投資便利化協議的達成,由此形成的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經脈。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目前鼓勵和開展世界各國自由及公平貿易的最大組織。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全球化最大的得益者,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產業鏈的重要支持者和參與者,是全球產業鏈至關重要的一環。多年來,中國對美出口產品的一半,都是在華外資企業生產的。這些外資企業分屬眾多國家,包括美國和所有西方發達國家、美國的傳統盟友,他們從中獲得了豐厚利潤。因此,中國維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及投資,實質上是維護多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
如今美國發動貿易戰,正給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帶來混亂,並有斷裂風險。致力推動自由貿易和投資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最近撰文指,如今世界上大部分貿易是中間商品,對這些產品加稅最終會增加本國商品的成本,因此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具有自我毀滅性。正因如此,美對華貿易戰引發了美國商界的深重焦慮,以半導體行業為例,美國企業多年建立起的全球供應鏈中,目前需繳納25%關稅的半成品部件會進入美國各類科技產品的生產流程,一些美國公司不得不應對關稅舉措產生的新成本。
貿易戰更大的危害在於,它直接打擊科技進步進而拖慢經濟增長步伐。經濟全球化促成產業轉移和技術外溢,這也是發達國家利益實現的重要途徑。技術外溢的最大受益者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2017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高達286億美元,美國繼續保持最大的支付對象地位。因此,美國的貿易戰直接導致世界技術貿易的倒退,影響科技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實質上是對各國產品徵稅,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安全,將導致全球出口停滯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被切斷,並進而摧毀多邊貿易體系,國際貿易規則只能由美國一家說了算。
中國和歐盟始終以鮮明態度維護多邊主義,中歐兩大經濟體聯手抵制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世界經濟穩健成長關係重大。正因如此,世界寄希望今次中歐峰會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下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繼續維護全球化大方向,相信中歐深化合作,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將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