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時正值西瓜上市的季節,響導鄉蔣祠村扶貧產業園的西瓜大棚裡,負責人蔣華正在和工人們一起採摘西瓜。蔣華今年36歲,2009年,他從內蒙古移動公司辭職後,選擇回鄉創業,流轉2,300畝土地種植小麥和水稻。去年6月份,蔣華在當地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開始建設規劃面積600畝的扶貧產業園,其中項目一期180畝的大棚西瓜今年首上市,每畝產出的純利潤可達到3,000元。
蔣華介紹,自2016年小麥、水稻的收購價格下降,他就開始計劃轉型。「土地租金500元,再加上人工費和種子、化肥、農藥的費用,一畝田的投入近900元,以平均畝產800斤算,現在水稻和小麥的價格是每斤1.1元至1.3元,基本不掙錢。」蔣華說,2016年,當地對貧困村有農業產業園扶貧項目,種糧大戶先用自有資金建設產業園的蔬菜大棚等配套設施,政府部門驗收合格後,給予全額補貼。政府的條件是,產業園付工資僱用蔣祠村的貧困戶勞力,或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享受產業園的分紅。蔣祠村扶貧產業園一期工程投資有300多萬元,二期400多畝的大棚種植杭椒、西紅柿項目,投資約750萬元,將於今年10月份完工。蔣華透露,目前自己承包的土地仍有1,700多畝在種植水稻,但他計劃全部改建為稻蝦共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