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背景下,人工智能(AI)成為灣區重點發力領域,粵港連日來動作頻繁。近日,《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出台(以下簡稱《規劃》),制定2018至2030年人工智能「三步走」目標。根據《規劃》,廣東將在8年內建立至少30家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及研究中心。在應用上,重點支持智能機械人、智能終端設備、智能製造等15個領域應用示範。為打造產業鏈並形成集聚效應,將以大灣區城市為主陣地,建設至少15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園(見示意圖)。《規劃》還指出,將引導粵港澳三地科研力量,對核心領域加強研究合作,推動三地共贏共享。
《規劃》指出,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及相關產業規模均居全國前列,但也面臨人工意識、情緒感知等關鍵環節存在技術瓶頸、體系化標準化不足、專業人才結構性短缺三大問題和挑戰。
破應用關鍵技術瓶頸
根據《規劃》,廣東在2025年建成30個以上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及研發機構,其中國家級10個以上。同時,打造10個以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4個以上人工智能智庫。一系列研發團隊和機構的建立,強化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並茪O突破人工智能應用關鍵技術瓶頸。
在此基礎上,將加快人工智能多領域多場景應用示範,並明確15領域,包括智能機械人、智能終端產品、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無人駕駛運載設備、智能製造、智慧政府、智能物流、智能教育、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慧農業和軍民融合。
加速智能服務進民居
這些重點支持領域,其應用指向性非常明確。如智能機械人方面,將大力發展智能服務機械人推進教育娛樂、醫療康復、養老陪護等特定應用場景的智能服務機械人研發及產業化。今後,一些智能產品將加速進入千家萬戶,服務民生。
在智慧政府方面,將推動自然語言處理、服務機械人在政府熱線、門戶網站、服務窗口的應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效能。這也意味荂A以後諸如政府熱線之類的服務,可實現由機械人操作。
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
此外,廣東還將積極加強與港澳合作。《規劃》指出,廣東將積極引導粵港澳三地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圍繞高級機器學習、量子智能計算等關鍵核心領域加強研究合作,推進基礎理論聯合創新。瞄準人工智能產業鏈的關鍵共性技術環節,依託國家、粵港澳三地的重大科技項目以及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劃,整合創新力量,組織實施人工智能重大技術、產業化項目。鼓勵相關的國際合作團隊、粵港澳合作團隊等開展科技人文交流、聯合實驗室共建、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合作行動,積極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