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IT新世代 > 正文

【書評】知識分子眼裡電影的第25格

2018-08-20

《一秒24格》

作者:周黎明

出版:中國工人出版社

讀到周黎明新書《一秒24格》的時候,特別留意看了一下作者介紹,排在「影評人」之前的,是「雙語作家」和「文化評論人」,這蠻有意思,的確在不少知識分子眼裡,影評人不過是他們的「第三身份」。

閱讀這本書的間隙看手機,發現這樣一條信息:熱映的《我不是藥神》觀眾已突破8000萬人次,而且這還不是終點,它有望向1億觀影衝擊。電影的話題性,為《藥神》帶來了成千上萬篇來自媒體、影評人與影迷的評論,但蹊蹺的是,知識分子群體對它保持了集體的沉默。

中國的知識分子缺席電影評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能回憶起這一群體普遍關注的電影,還要追溯到張藝謀2002年《英雄》公映時所引發的大討論。此後雖偶有類似《一九四二》這樣的電影進入知識圈,但多是個體發聲,群體討論的熱烈現象很少見了。

造成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並不複雜:一是社交媒體平台的頻繁更迭製造的喧囂與浮躁,已經容不下有思維強度與批判精神的聲音,撤離或者識趣地自我隔絕,成為知識分子的主動做法。二是現實題材成電影創作的鳳毛麟角,過度商業化、強調消費屬性的電影無法承載有價值的評論。

提到這些背景,是因為周黎明這些年來雖然以影評人為大家所熟悉,但他的寫作,卻一直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切入的。只是與其他人有所區別的是,他在美國的工作經歷,使得他的評論角度更多地喜歡從荷里活切入,並且以東西方文化差異為主基調,把筆下的每一部電影都當成解析兩國文化與思想、社會與人性的鏡子。他的影評寫作,符合知識分子談電影的格局--在任何時候,他們的視野都不會只被一部電影的主體形象所阻礙,從電影出發並永遠高於電影,是他們共同的寫作追求。

電影被發明一百多年來,「一秒24格」固定不變,這是膠片載體的制式所決定的,談論電影的「一秒24格」,可以等同認為就是談論電影的基本、常識。「一秒24格」是規定、是限制,但一切創造也恰恰在此約束下完成,這正是電影的魅力所在,決定在這24格上鋪滿什麼,成為決定電影人創意力量高低的關鍵。優秀的電影評論,可以被認為是電影的第25格,它獨立於電影之外,但這一格,會豐富電影的信息量,延長電影的生命,使電影更緊密地鑲嵌進人們的精神生活。

周黎明的這本書所評價到的電影,近兩三年來公映的新片佔了很大比例,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愛樂之城》、《爆裂鼓手》、《海邊的曼徹斯特》、《逃出絕命鎮》、《敦刻爾克》等,在觀察與寫作的時效性方面,周黎明是緊密而又高效的。美國作家、女權主義者貝爾.胡克斯,對電影的關注相當多,她有一個觀點,「電影的視覺快感是詢問的快感」,在周黎明的影評文字中,「詢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比如,在他心目中並不算出色的《愛樂之城》為什麼獲得了好萊塢的狂熱愛戀?《爆裂鼓手》裡的師徒關係為什麼設置得並不高明但卻贏得觀眾喜愛?《逃出絕命鎮》為什麼比想像中的還要高級?......從詢問出發,將讀者帶離觀影印象,站在更遠一些的地方重新再審視這些電影,往往會有新的發現。

知識分子開始少談電影甚至不談電影,不止在中國是這樣。有一篇名為《美國的公共知識分子怎麼了》的文章,對「書獃子」沒法提起對公共話題的興趣進行了梳理,文章懷念被稱為「美國知識分子首席歌星」的隨筆作家蘇珊.桑塔格,她曾寫過不少優質影評,對科幻電影的套路有非常專業的認識,甚至在活躍的時代,還曾與美國著名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寶琳.凱爾進行過「決鬥式」的觀點大戰......最後,這篇文章將美國知識分子的「懶惰」,歸因於「有線電視的新聞戰爭與臉書上的互撕」,以及「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擁有四年制的大學學位,導致了思想討論的潛在市場變大」--說白了就是有文化的人多了,人們不再需要知識分子的教育與影響。

記得微博剛興起的時候,這個嶄新的媒體陣地,活躍過數位知識分子在撰寫影評,現在他們的微博有的淪為一片「荒地」,有的名字乾脆消失無蹤,沒有他們的影評可看,是一種遺憾。因此,堅持寫影評、出版影評書的周黎明,顯得更具稀缺性。電影評論,不能只被「公號體」刷屏,是時候呼喚更多人的歸來了。■文:韓浩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