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去年的確是賣過美國進口牛肉,自從中美貿易戰以後,就沒再賣過了。」日前,高端進口連鎖超市綠葉子北京雙井店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據《華夏時報》報道,今年4月,針對美國增稅計劃的成功實施,中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棉花、玉米、汽車、飛機、化工品等14類106項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包括牛肉和豬肉。
價貴量少 美牛肉銷量欠佳
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十餘家北京中高端超市,唯獨未見美國牛肉。經了解,多數超市均表示一直以來都沒出售過美國牛肉。只有為數不多的一兩家進口超市則表示曾上架過美國牛肉,但數量少、價格高,銷量不佳。在中美貿易戰前,美國牛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已然不明顯,而目前基本上更加難找到美國牛肉。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牛肉在去年重返中國市場後的一年裡進口數量有限,且比澳洲、巴西等其他國家進口牛肉的價格高很多,在中國市場上一直處於「遇冷」狀態,銷量情況一直不怎麼好。據記者了解,200克的美國安格斯板腱牛排75.8元(人民幣,下同)、200克的上腦牛排59.8元。而同樣200克的澳洲上腦牛排36.8元至38.8元不等,同樣200克的加拿大板腱牛排39.8元、澳洲板腱牛排29.9元。
分析人士認為,進口的美國牛肉一直以來價格昂貴且數量少的重要原因是,中國不允許含有促生長激素包括萊克多巴胺在內的美國牛肉進口到中國,就意味着只有產量少、價格高的美國自然牛才能准入中國市場。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牛肉進口國,據澳洲肉類畜牧協會的報告顯示,今年6月,僅澳洲對中國就出口了1.5萬噸牛肉,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70%。
另外,繼愛爾蘭、荷蘭和丹麥之後,今年6月,中法兩國在北京簽署了牛肉進口協議,6月27日英國政府官方網站宣佈,中國將結束對英國牛肉長達近20年的進口限制。這五國的牛肉成為率先獲得解禁重返中國市場的歐洲國家牛肉。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歐洲牛肉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