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

2018-08-26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  攝■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 攝

可反演流星太空飛行軌道 具重要科研價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上海天文館昨日宣佈,中國首次完整回收了隕石坑,且首次獲得雲南西雙版納目擊隕石全記錄實證。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通過隕石坑可以反演隕石降落前的飛行速度、方向等重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同時,昨天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徐偉彪發佈科研成果,確定西雙版納火流星是一次目擊隕石隕落事件。此外,上海科技館還公佈了館藏10公斤鐵隕石有科學新發現,將獲得新的國際命名「尉犁隕石」。

今年6月,西雙版納隕石雨先後共發現500餘塊石隕石,其中猛遮鎮曼桂村村民玉香懷發現最大的一塊隕石主體達1,228克。據介紹,此次隕石雨先後發現隕石總重量不超過50公斤,分類為普通球粒隕石L6型,正在向國際隕石學會申請命名為「曼桂隕石」。不過,由於隕石母體在高速飛行中與大氣層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增高,最終導致母體爆裂解體成數百塊碎片。此次,隕石雨散落面積約有20平方公里,加上散落當地地理環境山林為主,找尋難度不小。

隕石雨發生7天後,村民玉香懷在採茶過程中發現了最大的隕石主體,同時隕石坑亦保存完整。

徐偉彪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通過隕石坑洞的走向和它的深度,可以推測在撞擊地球的時候的飛行方向以及飛行速度,據此,還可以反演流星體在太空中的飛行軌道,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而此前不少隕石坑由於人為破壞或環境因素,未能完全保存,而此次曼桂隕石主體擁有者張勃與其發現者玉香懷女士共同將該隕石墜落形成的隕石坑實體完整發掘後捐贈,是中國第一次完整回收隕石坑,同時,也形成了「火流星目擊視頻-隕石主體-主體隕石坑-科研成果-科普講座-博物館收藏」的完整實證。

發佈現場還展示出了6月隕石雨的一號隕石和二號隕石實物。徐偉彪說:「隕石斷面上分佈有豐富的黑色熔融脈,寬度約0.3毫米,部分熔融脈貫穿整個隕石斷面。由於這些熔融脈保留了隕石母體--小行星在太空中發生的撞擊事件信息,也是研究太陽系內行星間衝擊碰撞歷史的珍貴樣品。」

滬鐵隕石將被命名為「尉犁隕石」

不僅如此,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林清還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科技館館藏一塊10公斤的鐵隕石近期獲得了科學新發現,經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著名鐵隕石權威專家Wasson教授兩年多的研究發現,其物質組成比較特別,鎳含量很低,隕石中只有鐵紋石,沒有鎳紋石,經綜合分析比較,最終確定其類型為:IAB-MG型鐵隕石。「它的鎳含量很低,只有約6%左右,非常難見,這種隕石性質特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而最終將被命名為「尉犁隕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