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光纖繫世界 高錕垂千古

2018-09-24

肺炎不治終年84歲 高太:續承遺志助腦退化病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被譽為「光纖之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昨日上午11時45分,在沙田白普理寧養中心病逝,享年84歲。有親友透露高錕早前因感染肺炎入院,離世前妻子高黃美芸及親友都一直守護在旁。高太昨日發表聲明,強調會繼續履行高錕遺願,致力幫助腦退化症(又稱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家屬,亦冀盼大眾支持,至於追思會詳情稍後公佈。

高錕於2002年證實患上早期阿茲海默症,病情至他於2009年獲頒諾貝爾獎才獲廣泛報道,當年高錕接受傳媒訪問時,一度忘記「光纖」為何物。他與太太黃美芸於2010年成立非牟利慈善機構「高錕慈善基金」,支援腦退化症病患、家屬和照顧者。

2016年,黃美芸曾透露高錕身體尚算不錯,但已不能走路,亦無法再用說話表達自己,只能簡單說出「Yes」、「No」等字眼。

親友陪伴 「走得好peaceful」

高錕慈善基金董事及執行委員會主席盧永仁昨日透露,高錕離世前高太及親友一直守護在旁,形容高錕「走得好peaceful」,他亦提到自己受高太所託,感謝傳媒及其他一直支持高錕的人。

沈祖堯讚對社會貢獻大

高錕對中大有很深厚的感情,他曾任該校校長9年,其後於2010年將畢生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及人生其他17個重要獎項,永久送贈中大。

中大前校長沈祖堯表示,高錕早前感染肺炎入院,當時曾前往探望,至昨日收到醫院通知對方離世的消息。

他讚揚高錕對中大以至社會作出眾多重要貢獻,更願意將發明公諸於世,無私偉大。

中大聲明指,對高錕離世深感哀痛,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校方由即日至10月24日會於校內設置弔唁區,供各界人士悼念。

1933年出生於上海書香世家的高錕,祖貫江蘇金山市,上世紀40年代舉家移居香港。他曾負笈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學,並在英國和美國著名的電訊工程機構工作。

譽滿全球 獲頒諾獎

他首創將光纖應用於通訊的研究,通訊方式因而出現巨大變革,促進全球資訊流通,造福全球。因為光纖通訊及其科學貢獻,高錕歷年來獲獎無數,包括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2010年再獲英國冊封爵士,及獲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96年以「高錕星」命名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表揚他在光纖領域的貢獻。

除了對光纖通訊作出了特殊貢獻,高錕的隨和及大度亦為人津津樂道。

1993年,中大30周年校慶,當時高錕以校長身份致辭,有學生不滿他出任港事顧問而到場搗亂,包括搶咪、掟安全套,場面混亂。高錕離開時被學生追問校方會否處分搞事者,高錕平和回應指:「處分?我為什麼要處分他們?他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器量令人折服,高錕在自傳中憶述事件時提到,深信要加強中央和香港的了解,港事顧問正是與中央政府溝通的渠道,並堅持有關信念。

高錕生平

1933年11月4日 生於上海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律師

1949年 隨家人移居香港,入讀聖若瑟書院

1954年 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學士

1957年 畢業後在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工作,從事玻璃纖維通訊運用的研究

1959年 與黃美芸結婚

1965年 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哲學博士學位

1966年7月 發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預測以石英基玻璃纖維可進行長距離訊息傳遞,被視為光纖通訊的誕生

1970至74年 在中文大學任教,出任新成立的電子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81年 第一個光纖系統成功面世,光纖通訊由被譏作「癡人說夢」變得可能實現,被冠以「光纖之父」稱號

1985年 獲中大頒授榮譽理學博士銜

1987至96年  出任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成立工程學院、教育學院及多間研究所

1993年 獲委任為港事顧問

1996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

2002年 確診患上腦退化症

2009年10月6日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他在光纖通訊研究的成就

2010年 與太太黃美芸一同成立高錕慈善基金,協助腦退化症患者和家屬

2010年 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2018年9月23日 高錕離世,享年84歲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資料室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