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文的成就超群卓越,留下不少篇章傳誦千古。文人對某時某地某事某人,總有特殊情感和喜好。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曾多次遊覽當地赤壁,弔古思今,姑勿論此赤壁之真偽,但他留下的文字,實在值得再三回味。根據其創作年表可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寫下《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於翌年(即元豐六年)創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三篇作品正好反映蘇軾於苦難之時的心路歷程。
表面是對答 實際是獨白
《前赤壁賦》表面上是蘇子和客人的對答,其實是他內心最真實的獨白。蘇軾與友人看見的是風平浪靜,月明星稀的赤壁,理應是享受當下,但在飲酒之時卻被曲樂牽起情緒,從而帶出曹操當年在赤壁的情況。
蘇軾當時心情必定是失落壓抑的,因此借雄霸一時的曹操抒情,「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當年叱糷悀U的人不在了,我們眼前的得失,便顯得更加微不足道了,人生中的榮喜休戚,只不過是「蜉蝣」、只不過是「一粟」,又何足掛齒呢?只有大自然能於天地之間長久存在罷了,蘇軾也流露出對於大自然的羨慕,「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但他又明白這些都是自己不可得到的,又在表現出無奈之意,「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軾的才情之高,正是藉茪狟衁漸茩z體現。他以「變」或「不變」為命題,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終極方案,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變」的是事物的外在形態,無時無刻都在出現改變,沒有一刻消停,但人的本質和萬物本是相同相通,根本不需要介懷變化與否,因此他對客人說不要羨慕所謂的「無窮」。
把握當下,享受當下,才是最好的做法,才能好好享受大自然的最大恩賜。因此他又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既想要安慰 又希望灑脫
綜觀全文,蘇軾的心情是矛盾的。所謂的主客對答,只是他內心自我對話。他一方面對於自己失意於黃州耿耿於懷,想要得到心靈上的安慰,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灑脫地擺脫物外的限制,享受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最後他便以「酒」作結︰「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他的自我安慰,起到了作用,暫時能放下心中的苦悶,於江上盡興。清代張伯行於《唐宋八大家文鈔》:「以文為賦,藏韻於不覺,此坡公工筆也。憑弔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一難一解,悠然曠然。」此評價可謂《前赤壁賦》的最佳總結,蘇軾的豁達精神穿越古今,於數百年後,仍然感染了無數人。
但東方既白之後,蘇軾又面對茷蝻邞漸景呢?我們留在下回再述。■心台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