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可攜機淨化空氣 教大揚威國際

2018-10-04
■教大在「教育」領域,獲研資局撥款資助18個研究項目,總金額超過一千萬元,為全港之冠。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教大在「教育」領域,獲研資局撥款資助18個研究項目,總金額超過一千萬元,為全港之冠。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

37項研究獲2100萬資助 校方:續推知識轉移貢獻社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世界進步有賴科技發展,無論是多新穎的意念,若不實踐出來,只能淪為紙上談兵。香港教育大學今年共有37個研究項目成功爭取研究資助局經費,總金額逾2,100萬元,其中一個項目「可攜式空氣淨化機」近日更獲得國際發明比賽金獎,科研成果備受肯定。教大副校長呂大樂表示,該校積極推動知識轉移工作,研資局經費有助將更多研究成果實體化,校方並會繼續發揮優勢,讓教大學生將更多的科技帶到世界。

研資局早前公佈2018/19年度多個競逐性研究計劃的結果,其中教大有37個研究獲資助,金額達2,146萬元,較去年增加17.4%。

教大指,該校於「教育」範疇的研究表現更是出色,本年度8大共45個獲批項目中,18個屬於教大,涉及金額逾1,000萬元,在項目數量與金額均為8大中最高。

呂大樂昨日於傳媒午宴時提到,除了教育學科外,教大亦積極建立跨學科文化氛圍及研究實力,他認為研究與教學的結連十分重要,並繼續透過研究為本的項目,在學界甚或其他界別發揮影響力。

環境教育相關科目為近年教大其中一個發展迅速跨學科領域,該校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何詠基,數年前獲研資局撥款116萬元,研發更節能、更環保的淨化空氣技術,最終他突破限制,成功研發出「可攜式空氣淨化機」,近日更成功獲得「2018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競賽」金獎。

可見光助殺菌 減成本增效能

他介紹說,市面大部分空氣淨化機均用紫外光及二氧化鈦光催化物料,透過產生活躍的氫氧基降解空氣中的污染物,惟紫外燈壽命短、成本高、耗電大。

為此他特別探索改用一般可見光便能進行催化作用的石墨相氮,將此光催化劑結合不同化學改良方法,大幅提升分解空氣污染物和殺滅細菌的效能。生產成本、用電成本均較紫外光燈低,更能減少淨化機的體積。

而在本年度研資局的「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有關項目再獲批56萬元資助,供其優化改良。

何詠基指,現正研究將化學物轉化為類似空調隔層網的塗層,只需將市面的手提風扇稍作改裝,即能讓風扇吹出淨化涼風。

他笑說,對於學者來說寫論文並不算難,「難的是如何將科研成果實體化,給社會帶來影響。」

研手機App 助學童專心上堂

在特殊教育方面,教大亦努力透過研究發明推動教學及社會影響,該校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梁智熊的項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童AR遊戲學習計劃」,讓家長及教師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初步評估學童症狀,程式會根據學童情況,提供課堂小組遊戲活動,以提升他們認知、行為和情緒等三大範疇的執行能力。

有關項目今年早前也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銀獎。

另外,教大亦透露今年新成立了 「教育與社會企業家基金計劃」,資助教大學生和校友隊伍成立初創公司,將教研成果帶到業界。

各隊伍需以教育科技、教育創新為主題撰寫報告,校方於甄選過程中提供培訓,並會與相關業界人士合作,進行師徒配對,助隊伍掌握行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