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尹妮)隨着啟德醫院2024年啟用,伊利沙伯醫院的服務將逐步搬往啟德醫院。不過有調查發現,逾70%的油尖旺市民都不知道此事,另有逾60%的受訪者期望伊院未來可增加眼科及牙科服務。民建聯副秘書長葉傲冬指,啟德醫院開啟後的確可以起分流作用,減輕伊院壓力,但區內長者較多,期望未來專設老人科服務,避免長者要跨區看病。
葉傲冬倡伊院設牙科老人科
民建聯早前訪問966名油尖旺市民對伊利沙伯醫院未來發展的意見,逾76%受訪者不知道醫院部分服務將搬至啟德醫院。受訪者在關注伊院未來服務時,近70%期望伊院可增加眼科服務,63.7%則期望增加牙科服務;43%期望增加綜合檢查,如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
另外,36%受訪者會選擇急症室是優先保留的服務,其次是專科門診及老人科。
民建聯副秘書長兼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昨日在記者會上指,伊院是醫管局九龍中聯網龍頭醫院,服務油尖旺、九龍城及黃大仙區居民,而啟德醫院啟用相信會起分流作用,令黃大仙及九龍城的居民到啟德醫院求診,但擔心人口老化持續下去,而現時伊院的病床不足、輪候服務時間太長,未來有機會超負荷。他建議當局考慮在伊院設立長者最需要的牙科,並專設老人科服務,避免長者要跨區看病。
葉傲冬續指,就伊院搬遷一事,當局應加強宣傳及盡早提出計劃方案,讓市民有所準備;短期內也要採取措施去改善現時伊院病床不足的情況,並增聘醫護人手,以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民建聯油尖旺支部主席楊子熙建議,當局可加強伊院日間、夜間及專科門診輪候名額,增加夜診服務網點及延長服務時間,並盡快提供24小時門診服務。
他又建議,當局可以參考長者醫療劵的做法,推出兒童醫療券,並加強公私營醫療協作,以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