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尹妮)環境諮詢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戶外燈光約章》進度,雖然《約章》推廣3年,但有關投訴數字有升無跌,由首年2016年的335宗升至2017年的355宗。環諮會主席黃遠輝表示,近年有不少大廈外牆均加裝大型屏幕,特別是在零售熱點,認為有需要研究立法規管。
環境局推出的《戶外燈光約章》在2016年落實,邀請戶外燈光裝置的擁有人及負責人,在晚上11時或午夜12時,直至翌日早上7時,關掉對戶外環境有影響的裝飾、宣傳或廣告燈光。此約章是自願性質,參與的持份者由2016年約4,000個增至2017年的約4,800個,截至今年9月底,則有近5,000個參與者。
環諮會委員熊永達質疑,自願參與者數目看似增長不多,反問《約章》是否無達預期目標。他又認為,局方需要巡查所有參與地方是否有跟足約章要求,如果人手資源不足及是恒常工作,便要增加相應人手。環諮會主席黃遠輝說,如要更有效推《約章》,立法規管可使成效更顯著。
環境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黃昕然解釋,在近5,000個自願參與《約章》的商戶當中,有99%的商戶均有遵從約章。局方正檢討約章的成效,將收集公眾意見,以及研究不同城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