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發力撐經濟 上月新增信貸1.38萬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3,80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月增加逾1,000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較前一月提高了0.1個百分點至8.3%。在社會融資規模方面,央行自9月起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1萬億元,較前一月增加2,768億元,其中地方專項債增量較8月大增近8成至7,389億元,剔除地方專項債增量後的社會融資規模不增反降。
專家指出,9月信貸投放和貨幣供應小幅增長,新增地方專項債大幅增長,顯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已發力,支持經濟增長,後續政策顯效將進一步穩定市場。
增幅來自地方專項債
9月金融數據的新變化是,央行將地方專項債納入社會融資規模。央行解讀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指地方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今年8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為將該接替效應返還到社會融資規模中,2018年9月起,人民銀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還顯示,納入的專項債不僅包括新增專項債,還包括置換專項債。
央行調整後的數據顯示,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054億元,其中地方專項債增量為7,389億元;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286億元,地方專項債增量為4,104億元;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161億元,地方專項債增量為1,851億元。
貨幣政策未見「放水」
建行金融市場部張帆指出,數據顯示,8月開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大幅增長,地方政府專項債增量也翻倍增長,但對比8、9月社融增量全部由地方債增量貢獻,剔除地方債增量,社會融資規模反而下降。因此從數據看不到「放水」,貨幣政策亦未明顯寬鬆,在財政政策發力穩增長的同時,民間投資仍疲軟,市場資金仍偏緊,實體經濟需求較為低迷。
央行調統司副司長張文紅指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變化從結構看,呈現「兩多一少」的特點,「兩多」表現為貸款同比多增較多、債券融資明顯增多,「一少」表現為表外融資有所減少。其中,前三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4萬億元,貸款對實體經濟持續加強支持力度;前三季度企業債券淨融資為1.59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淨融資1.7萬億元。
表外融資則大幅減少,前三季度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共計減少2.3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