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期刊《自然》昨日刊登一項突破性研究,研究人員嘗試以電脈衝刺激癱瘓病人的脊椎,成功重新激活患者神經的傳導功能,他們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更可不再靠電脈衝刺激,便能借助拐杖恢復行走,為癱瘓人士帶來希望。
恢復大腦與肌肉神經連接
研究人員首先在病人脊椎植入能夠發出標靶式電脈衝的裝置,能夠像腦部訊號指令一樣,依序刺激個別肌肉。標靶式電脈衝不同於以往在老鼠身上試驗的持續式電脈衝,透過標靶式電脈衝,患者幾乎能以正常方式行走,但持續式電脈衝下,患者行走較為顛簸,甚至可能失去平衡。
標靶式電脈衝的運作原理,是先向一部分肌肉發出動作訊號,例如踏出一步,當腳部感應器感應到肌肉打算踏步時,資料便會轉回脊椎的裝置,裝置再向其他肌肉發出額外電脈衝,讓所有肌肉合作完成踏步這個動作。與此同時,病人則要在腦中想像控制肌肉做出踏步,由於腦部神經元能夠幾乎在電脈衝刺激肌肉的同時發出訊號,長遠便能恢復大腦與肌肉的神經連接,令病人不靠電脈衝也能控制肌肉。
35歲的歐斯卡姆2011年因交通意外癱瘓,經過5個月電脈衝治療後,現時可以自行行走一段短距離。帶領研究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神經學家庫爾蒂納表示,雖然臨床實驗成功,但3名參與的病人主要還是要靠輪椅代步,且療法對下半身完全失去感覺者無效。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