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規避監管 明押股實套現

2018-11-19

做股權質押,除了公司真缺錢外,還有人出於減持套現等目的。據證監會減持新規,上市公司股東高管減持非公開發行股份,在解禁後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在連續90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集中減持的,90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的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合計不得超過3%。

股權質押則可以巧妙地繞過減持規則。王小軍告訴記者,有些上市公司質押非流通限售股,規避了漫長3年解禁期,現金落袋為安。而流通股方面,在前一輪牛市行情中因市值高漲亦可收穫不少真金白銀。如今的中小板、創業板中不少個股股價在3年內跌了70%至80%、甚至90%,質押率就算以當時的價格打個3折,也會有人寧願選擇股權質押到期後不要股份,套現跑路。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A股有385個董事長和8,000高管離任,涉及1千家上市公司,雖然原因各異,但也不乏「大股東套現跑路」的說法。宋清輝亦認為,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一窩蜂行為中存在大股東惡意股權質押變相套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