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撮要
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早前聲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健康誕生,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傳開後,很快引來大量質疑和反對聲音。賀建奎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提到,他通過愛滋病權益組織招募到七對夫婦,均是男方感染HIV病毒,女性未感染。在22個胚胎中共有16個被編輯,11個胚胎進行了六次子宮植入嘗試,之後終於懷上了雙胞胎。測試表明,雙胞胎之一擁有兩份被編輯的基因,另一人只有一套未編輯的基因,目前尚未看到損害其他基因的證據。 ■節自︰《傳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惹巨大爭議》,香港《文匯報》,2018-11-27
持份者觀點
1. 賀建奎︰在貧困地區,很難實現洗滌精液的技術,我們做的這些工作能夠應用和幫助到這些人。目前還沒有HIV的疫苗。就這宗個案,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雙胞胎的父親)本來失去了人生。
2. 南方科技大學︰對於賀建奎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研究一事深表震驚。在關注到相關報道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賀建奎了解情況,賀建奎所在生物系也隨即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對此研究行為進行討論。
3.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基因編輯技術風險太大,不應直接用於人類。
4. 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仇子龍︰科學家不應該對健康的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嬰兒目前並不符合倫理道德。
5. 基因編輯峰會籌委會主席、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爾的摩:我個人認為沒有醫學上的需要,這反映了科學界的自我規管失效,因為這項研究欠缺透明度。
6.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這個實驗從開始設計到後面結果都不嚴謹,不能在人身上做。在道德審查方面,他一直沒有交代到,不能自圓其說,甚至自相矛盾,聽完激起更多問題。
事情的發生很不幸,整個科學界要加強審查,自己道德倫理要很好才行,是不是將來做這些實驗要發牌呢?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帶來的反思。
7. 胎兒基因研究權威、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現時已有技術可將愛滋病毒帶菌者精子中的病毒減低,新研究並非必須,而現時基因改造技術不夠成熟,不應將決定同意參與醫學研究的責任推至只是一般人的參加者身上。參與計劃的夫婦在簽署同意書前,只有4人看過有關內容亦並不足夠,缺乏醫學背景,未必可以向參與者解釋清楚胎兒出生後面對的風險。新研究用不肯定的技術改了胎兒的遺傳基因,可影響後代。
多角度思考
1. 為何那麼多人反對賀建奎的實驗?理據何在?
2. 承上題,你同意他們的理據嗎?
知多點
基因編輯技術面世多年,但今次卻是首次有科學家承認以人體胚胎進行實驗,除了技術問題之外,更涉及「可不可以編輯人類基因」這個道德問題,現時科學界普遍都認為不應該更改人類基因。不少科學家更擔心,今次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