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生涯旅程】家長宜開放溝通 伴子女生涯規劃

2018-12-13

新學制下,同學多是一帆風順地由中一升上中六,不像「那些年」的前輩,要擔心會考之後能否原校升預科,或要出外撲中六學位或其他升學出路。

欠了會考這一關,青年人在成長上的確少了一次歷練的機會。為畢業之後的前路作選擇,大概是這群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生命中第一個大關口,故這批新生代的父母亦比以往的家長更擔心,參與度亦更高。

筆者工作的學校要求所有中六同學面見升學輔導老師和班主任,以提供個人化的輔導和選科支援。

有一次有男同學和我分享其聯招選科排序時,主動提及父母:「填選科表時,我都有跟爸爸媽媽商量過......」我回應:「這非常不錯啊!我很替你高興!」這關鍵時刻,若孩子有信心與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代表他們感到父母會聆聽、支持、尊重他們。縱然家長的期望和子女的選擇未必一致,雙方仍然能在關愛的基礎上交流想法。

不過,若家長旁敲側擊,子女卻有心逃避話題,你也不必茷獢C因為正邁向成年的年輕人重視獨立,這是他們的成長需要。他們會視選科為自己「當家作主」的機會。他們或許對父母有偏見,覺得「我講鬻A都唔會明」,故索性「保持緘默」。

少用否定語 勿與他人比較

若果父母的「不明白」是指升學資訊,其實家長可以透過教育局、聯招處、大專院校和輔導機構的網頁找到,報章和政府機構(如中央圖書館)在未來數個月也會舉行多場升學講座,大家可按需要搜尋資訊。

不過,若子女覺得父母的「不明白」是屬於心態上的不接受,我建議家長冷靜下來,回想平時跟子女的對話是否經常出現懷疑和否定的用語,例如:「讀××不會有前途」、「你看人家入了××大學多厲害」、「你一定要讀××」,其實家長可以嘗試改為「爸爸覺得讀××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然後說明原因,讓孩子明白你的關懷與期望背後也有理性的分析,而非單向的指令,也不要拿孩子與親友的子女比較。

開放的心態是溝通的關鍵,加上足夠的升學資訊,父母定必能成為子女生涯規劃路上的同行者。■曾志滔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