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內房入冬之鄭州篇】一手旺場 二手靜局 鄭州樓市「冷熱」不均

2018-12-14
■業內人士指,鄭州三環內房價相對堅挺,最慘的是三環外又不到郊縣主城區的盤。圖為鄭州三環內一處售樓部內置業顧問正在給客戶講解物業資訊。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蕊  攝■業內人士指,鄭州三環內房價相對堅挺,最慘的是三環外又不到郊縣主城區的盤。圖為鄭州三環內一處售樓部內置業顧問正在給客戶講解物業資訊。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蕊 攝

儘管內地多個城市的樓市都進入寒冬,不過記者走訪發現,鄭州這個樓市冬天「不算冷」,不僅有「剛需一族」毫不猶豫地「埋單」,也有「土豪一族」一擲千金買別墅,甚至有「拆遷一族」搶在安置房網簽前連戶型都沒看清楚就交訂金簽合約。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鄭州樓市「冷熱不均」,一手熱、二手冷;住房熱、商舖冷。一方面說明市場調控打擊炒房一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無房一族與改善性剛性需求對市場的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通訊員 谷素梅 河南報道

從地產從業員Karry看來,鄭州是典型的「剛需」城市。「外省人來鄭州買房的相對少些,大多數都是鄭州以外河南省內的外市人撐起了鄭州的房地產。尤其現在調控這麼嚴格的情況之下,投資客少了,還在買房的都是剛需,沒房子的或者是生了二胎要換大房子的。」

剛需人士鍾情市區新盤

「三環內房價相對堅挺,最慘的是三環外又不到郊縣主城區的盤」。他以所在公司不同的樓盤進行對比稱,「處在鄭州郊區的一個項目,今年的銷售目標是8億元(人民幣,下同),現在才完成一半。而在鄭州三環的一個樓盤則幾乎是開盤即空,而且常年上國內單項目銷售金額 Top100 榜單」。

記者周末來到了Karry口中的「爆款盤」,發現雖然外面冷空氣肆虐,但在售樓部確實絲毫感覺不到寒意,看房者絡繹不絕,大廳裡坐滿了人,置業顧問有時一人要帶兩個客戶。「即將開盤的這六棟樓,從開始賣到現在20多天,800多個號賣出去一半了。」一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這裡主要交通方便,雙地鐵,均價在14,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可承受範圍之內。」

才工作一年多的小張告訴記者:「房子遲早要買的,現在財力有限,先買個小一點的戶型,等以後結婚生孩子了再換大一點的。」而月入超過1萬元的王女士亦已經辦理預約登記,並交了訂金。她指:「我現在以工作為主,暫時不考慮結婚生孩子,比對了一圈,覺得還是交通方便最重要。儘管有些地方的價格比這裡還稍微低一些,但交通不方便就不考慮。寧願買戶型小一點的。」

首三季二手少近7千套

另一方面,若說是「樓市入冬」,對鄭州而言,前面應該加上「二手房」。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鄭州二手房比2017年同期相比少成交近7,000套。

記者曾在今年8月份結識一位中介小陳,彼時她從老家新鄉來到鄭州,「原先在老家賣衣服,後來聽說賣房提成高就過來了。」而記者再次聯繫她時,她已然辭職又回到老家了。「好幾個月也賣不出去一套房子,光一個基本工資根本沒辦法養家啊。」她無奈地告訴記者。

限購利息上浮促購一手

另外,記者走訪德佑、鏈家等中介機構發現,一手房成交量要遠高於二手房。有的甚至幾個月來的二手房成交量近乎零。「受嚴格的限購政策、房貸利率上浮等因素影響,二手房買房觀望態度明顯,有能力又能挑到好房源的會選擇新房。」劉先生從事商業地產,他說現在最不好幹的或許就是二手房和商業項目。

至於劉先生身邊的朋友也感受到樓市風向,雖打算出手手頭多餘的房子,但成交情況並不樂觀,「有成交的周期也比較長,半年以上了。」不過,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劉先生朋友告訴記者:「只要不是緊缺錢,房子就在那先掛着,先出租,等明年看樓市風向會不會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