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撒錢炫富擾亂秩序誤導公眾須制止

2018-12-17

警方昨日拘捕一名24歲男子,涉嫌前日在深水埗從天台撒錢,干犯在公眾地方擾亂秩序。涉案者在撒錢前後一直在社交媒體直播,有明顯商業宣傳目的。撒錢行為引致大量途人聚集,造成人群哄搶、阻塞交通,險象橫生。撒錢炫富,引人違法,是對社會秩序的公然挑戰,警方果斷拘捕涉事人,遏止事件惡化值得肯定;事件更提醒社會,有必要防止唯利是圖、一夜暴富的扭曲價值觀影響公眾、誤導青少年。

涉案的「幣少爺」周六在深水埗先後兩次撒錢,惹來大批途人哄搶,有人爬上大廈簷篷頂,亦有人爬上港鐵車站頂,事件中沒有人員傷亡,實屬萬幸。「幣少爺」宣稱自己的行為是「劫富濟貧」,實則帶有明顯的宣傳意圖。

他事先在FB專頁預告「有錢從天而降」,在撒錢過程中進行網絡直播,期間不停宣傳其推銷的虛擬貨幣。「幣少爺」昨日重返現場被警察拘捕的過程中,也不忘進行網絡直播,直至警員要求他停止拍攝。這根本是不折不扣的網絡炒作行為,試圖通過撒錢搖身變為「網絡紅人」。

其實,無論是撒錢還是撿錢,都涉嫌違反本港法律。《公安條例》第17B(2)條列明:「在公眾地方作出喧嘩或擾亂秩序的行為......意圖激使他人破壞社會安寧,或其上述行為相當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寧破壞」,一旦罪成,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及監禁12個月。至於撿錢的行為也可能被裁定為盜竊,過往案例曾有市民因「順手牽羊」被判入獄5個月。撒錢給別人撿拾睇落好「有型」,其實參與雙方都可能惹上官非,因小失大。

今次的撒錢行為,還傳遞唯利是圖的扭曲社會價值觀。涉案的「幣少爺」聲稱,靠炒虛擬貨幣致富,並以種種浮誇行為博取眼球,其撒錢的真正目的,就是製造轟動效應,推銷他經營的虛擬貨幣。早在數月前就有傳媒「放蛇」參加其主辦的課程,發現追捧他為「教主」者大有人在,「幣少爺」一晚可錄得近20萬元收入。

但亦有買家投訴,「幣少爺」的虛擬貨幣,上線日子一拖再拖,買家要求退款遲遲未能成功,懷疑上當受騙。今次撒錢事件實質是惡性炒作行為,目的是推銷虛擬貨幣斂財。對這種行為若不制止,可能令更多市民中招,徒招重大損失。警方必須順藤摸瓜,深入調查,找出事件真相,並公佈於眾,嚴防有人模仿,保障市民利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