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兩地科研優勢互補 共同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8-12-20

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昨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成立,本港6所大學可通過這兩大聯盟,參與國家戰略項目和科研經費跨境使用。這是國家促進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邁出的重要步伐,意味香港科研人才擁有更大的專業平台。內地科研平台向本港大學開放,彌補本港基礎研究設施和資源不足的問題,擴大本港科學家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通道,令本港科研再添動力。本港基礎科研優勢明顯,只要善用內地優勢資源和廣闊市場,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就可以實現兩地科技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國家和香港的核心競爭力 。

此次粵港澳空間科技合作包括空間物理、天文、月球與行星科學等;海洋科技合作包括建外伶仃島實海試驗場、共建聯合實驗室、科研人才雙聘合作。本港大學加入到此兩大科技合作聯盟,可以享受科研經費過境的政策好處,享用內地大型先進的科研裝置和儀器。更重要的是,本港科學家能參與到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科研項目。

以空間領域為例,中大「天琴中心」是空間聯盟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天琴中心」圍繞中山大學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核心任務而設,領導「天琴計劃」的中科院院士羅俊此前在華中科技大學進行引力測量研究數十年,測出世界最高精度萬有引力常數,12月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就攜帶了羅俊團隊研製的激光角反射器,明年初將進行人類首次超過地月距離的激光測距實驗,進行「天琴計劃」首次實際操作。本港科學家參與聯盟,可與世界一流的內地科學家合作,共享數據,共同研究世界最尖端的科研項目。

本港基礎科學研究享譽世界,取得不少重大學術成果,對國際前沿科研走勢把握準確。但基礎科研需要投入巨大資源,使用大型裝置,這方面是香港的短板。本港科學家參與兩大聯盟,在建的天琴中心實驗室、正在建造的6,000噸級科考船、已建成的天河超算中心,都會向本港多間大學開放,對本港科學家提升研究工作意義極大,也有利本港大學吸納國際頂尖科學人才來港共同開展科研工作。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親自批示,要促進香港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今年5月,科技部和財政部公佈,開放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給香港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實現了本港學術科研機構多年來期盼的國家科研資金「過河」。9月,在港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正名為國家重點實驗室。11月,中國科學院與特區政府簽署備忘錄,同意安排轄下研究機構落戶本港,構建醫療科技創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明年,國家研發計劃下的三個重點專項基金,將開放給香港10所大學申報。

國家支持香港創科發展舉措一波接一波,是對本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極大激勵,本港科研界應順勢而上,利用好內地科研資源和市場優勢,把兩地科研做大做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