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化視野 > 正文

走東走西:多甫拉托夫終回祖國

2019-01-05

余綺平

由俄國大導演執導、一部關於前蘇聯流亡小說家的電影,去年獲俄羅斯政府解禁,更奪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近此片透過視頻網站,在全球英語國家放映。處於荷里活的庸俗電影充斥下,這部美麗如詩一般的影片,像在嚴寒的雪地裡,灑落一遍銀色星星。

俄國電影《多甫拉托夫》(Dovlatov)講述小說家和詩人謝爾蓋.多甫拉托夫(Sergei Dovlatov,1941-1990)生活在謊言和荒誕的年代,感到無奈和無望。他後來流亡美國,客死異鄉,年僅四十九歲。他被譽為俄國二十世紀最受歡迎作家之一。

多甫拉托夫的作品風格獨特,喜歡用嬉笑怒罵的幽默筆法,去諷刺前蘇聯年代的知識分子生涯。他堅持自己的創作觀點,拒絕寫媚俗文章,因而受到排擠。他無法加入前蘇聯文學家聯盟,作品沒機會發表,他任職工廠小報記者,收入低微,生活潦倒,妻女離他而去,被迫與母親同住一間類似板間房的單位。

三十八歲那年,多甫拉托夫流亡美國。他知道,一旦離開祖國,就沒有了創作土壤。流亡日子不好過,他的一些短篇文章被翻譯成英文,刊登《紐約客》雜誌。據《紐》分析,當年外國讀者認識他,只不過因他是前蘇聯作家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朋友。多甫拉托夫心臟病逝世後,作品傳回俄國,由地下出版社發行,逐漸被同胞熟悉。其代表作有《手提箱》(The Suitcase)和《我們一家人》(Ours)。

電影《多甫拉托夫》由俄國大導演吉爾曼(Alexei German Jr.)執導,他有五部電影曾經入圍威尼斯影展和柏林影展,其中一部還獲得新銳導演特別獎。男主角由塞爾維亞演員Milan Maric主演。

《多》描述一九七一年前蘇聯慶祝十月革命周年紀念,由十一月二日開始的六天假期裡所發生的故事。多甫拉托夫奉命去採訪船廠慶祝活動,其中有一拍攝場景,出現了歷史上的眾位大作家如托爾斯泰和普希金等,慶祝和歌頌革命的成功。多甫拉托夫以諷刺筆法,去挖苦這一幕鬧劇。報社領導人吩咐他修改,他拒絕,最後遭解僱。

多甫拉托夫希望加入文學家聯盟,推薦人囑咐他送名酒禮物。結果他的作品因為沒有塑造「英雄」人物,難以入會。他希望買一個娃娃送給女兒,到處問人借錢--只不過是二十五盧布,遭人白眼。

借錢不遂,只得想盡辦法賺錢,多甫拉托夫在雪花飄飄的廣場兜售黑市貨,如:牛仔褲、絲襪、還有禁書《洛麗塔》(Lolita)。和他一起賣貨的,有畫家、雕刻家和詩人等。生活的煎熬和無奈,知識分子被迫為五斗米折腰。

影片裡,經常出現一些文學沙龍派對,他們喝酒解悶、唱歌、發表「偉論」。這些知識分子無聊地穿梭於人群之間,茫然不知前路。其中有一幕是多甫拉托夫的畫家朋友被便衣警察追捕,遭汽車撞死。途人為他祈禱說:「上帝憐憫,到了天堂,生活一定比這裡好過。」

俄國政府去年三月將《多》電影解禁,《紐》雜誌說,很可惜,多甫拉托夫永遠不知道,他已經成名,還回到了祖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