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中國證監會官員昨日在京詳解新一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路徑。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出席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時指出,預計今年外資流入中國股市規模會進一步增加,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可以預期。中長期資金在內地投資空間很大,要盡更大努力繼續大量引進國際中長期資金進入中國股市,包括進入中國的期貨市場。交易不夠活躍是A股當前主要矛盾,將採取措施促進交易進一步活躍。他還建議,新股上市首日44%漲停板限制應該取消。
方星海昨天在論壇中以「資本市場與現代金融體系」為題作公開演講。他提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提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這說明資本市場在金融體系中起到最關鍵的作用。中國迫切需要發展資本市場,讓股權融資在整個金融體系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今後一段時間,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將在金融改革中起到『牽牛鼻子』的作用。」方星海說。
推動科創板盡快落地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實踐註冊制,盡快落地。
在開放領域,方星海指出,去年內地資本市場在開放方面邁了很大一步,無論是在機構入駐還是引入境外資金,無論是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還是期貨市場。從機構的角度看,證監會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這三大類機構全面開放,外資可以佔比51%,三年以後外資可以100%控股。
「去年11月,瑞銀集團(UBS)成立了首家外資持股51%的券商公司;目前還有若干家美資、日資、歐資的大型國際投行正在獲得51%股權的過程當中。在資金流入方面,通過滬深港通,外資淨流入大幅度增加,去年淨流入股市達到3,000億元。此外,期貨市場有三個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原油、鐵礦石、精對苯二甲酸(PTA),PTA現在境外交易量佔比達到10%左右。」方星海稱。
國際指數權重望升至20%
他預計,今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外資流入會進一步增加,6,000億元規模可以預期。這一方面與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未來有望將內地股票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由5%提高至20%有關,另一方面也與A股將會納入富時、道瓊斯指數等國際指數有關。
方星海特別提醒說,「有活力、有韌性」是一個全新的提法。A股散戶比較多,每天活躍交易者有兩三千萬,但機構投資者太少,所以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而且大力引進境外的機構投資者參與。他還透露,證監會正在採取措施促進交易進一步活躍,並否認控制峰值說法,稱不存在這個問題。
在合理定價方面,方星海表示,讓市場充分博弈定下來的價格才合理。A股現在各種工具都很少,證監會將抓緊出台一些可用工具。他還建議,新股上市首日44%漲停板限制應該取消。沒有交易量的價格是虛幻的、不準確的價格。
此外,方星海表示,2018年中國資本市場有一個奇怪現象,即國內投資者不敢買股票,國外投資者拚命買中國股票。他認為,這不是國外投資者或國內投資者誰不聰明,而是投資資金結構起了作用。中長期資金在國內投資空間很大,要盡更大努力繼續大量引進國際中長期資金進入中國股市,包括進入中國的期貨市場。
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對於外資持續流入內地資本市場,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外資頻頻加碼佈局中國A股有其自身考量,一方面目前A股估值正處於歷史低點區域,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從而吸引了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另一方面也是外資持續看好中國經濟的表現,這是內在動力。從長遠看,外資流入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將帶來深遠影響,或將逐漸改變A股的投資習慣,如開始注重價值投資等。
對於「取消新股首日漲停板限制」,宋清輝認為,短期內可能行不通,推向市場還需謹慎。目前設置的漲跌幅限制是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暴漲暴跌。當前A股市場生態尚不成熟,散戶相對較多,投資炒作之風盛行,因此新股首日漲停板限制仍有存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