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生涯旅程】父母子女溝通 交流方式無限

2019-01-17

上星期本會另一名幹事談論如何跟初中子女建立互信基礎的溝通模式。無獨有偶,筆者亦希望在此延續同一課題,並分享一下如何與已升讀高中或大專的子女有效溝通。

通常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在剛剛過去的聖誕節假期,筆者難得跟女兒兩人去了一個很長但又過得很愉快的旅行。在飛機上,女兒推介了兩部電影。看畢其中一部,有莫大的感受。

電影講述一位主角爸爸,突然有一天跟就讀高中寄宿學校的女兒完全失去聯絡。爸爸平時跟女兒溝通方式,主要是視像通話、WhatsApp、電子郵件等。全套戲的劇情,講述爸爸如何嘗試透過女兒在電子媒體的社交網絡,追尋她的下落。

在追尋線索當中,赫然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如想像中般了解她。而自己亦因為未能走出喪妻的陰霾,未有跟女兒坦誠互相交流死去妻子及媽媽的傷痛感受,構成兩父女間的溝通障礙。

筆者女兒已入大學,回想起女兒去年往外地交流半年,之後還自行安排去其他地方旅行。作為母親,當然希望女兒有見識,但亦有不同的擔憂,心情極複雜。唯一跟她聯繫的方法就是每天視像通話。這個亦是讓她往外地的其中一個條件;而有時因時差問題,我們只能用WhatsApp通訊。

每天工作以外的時間,筆者也會不期然追看她的面書、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了解她的生活狀況。一有聯絡不上,也神經質地想像不同情況;到成功聯絡上時,再理性也未必能控制到不作責備。

女兒漸成長,已不像從前般能掌握她的一舉一動、認識她的朋友同學,當遇到要事找不上她,也不知道可以找誰,十足十上述電影的爸爸的心情。

學不同方式 爭溝通機會

子女用電子媒體與父母溝通亦不限於大專生的情況。升上高中後,既要應付繁重的高中課程,學校亦會安排不少課外活動、其他學習經歷等讓學生參與。漸漸父母也習慣子女的忙碌,接受可以不是面對面交談的溝通。

誠然,無論是以哪一種媒體、方式,父母跟子女也要盡量製造溝通機會。

初中階段,就如上期本會幹事分享父母子女要建立有互信基礎的溝通模式。

高中以後,相信父母除了要跟子女約法三章,大家怎樣忙也好,也要有溝通相處的時間。除此以外,還得學習用何種方式作有效溝通。■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幹事 邱信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