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本港不少學生經常因為功課太多而叫苦連天,學習壓力沉重,教育局近月希望扭轉有關風氣。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局方已向學校表明,學生學習和休息時間需要均衡,長假期間應較少抄寫及操練的功課,並認為「功課多就等於學校好」的觀念不正確。
蔡若蓮接受香港開電視節目《開嚟見我》訪問時表示,教育局已跟學校強調學生的學習和休息要均衡,而功課應由老師按同學實際需要訂立,大眾應相信老師專業,功課多寡亦不應由行政決定。
她指出,部分家長誤解了功課的意義,以為越多越好,社會也喜歡將一切量化,但其實功課應重質不重量。
就新一屆政府增撥了逾80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但有意見指看不到成效,蔡若蓮回應指,增加資源是投資未來,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成效無法在短時間內量化,希望社會可以給予空間,讓教育回歸教育,減少情緒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