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港位於越南中部,是越南第5大城市及中部經濟工業樞紐。峴港對於美越關係具有特別意義,越戰期間這裡是美軍主要空軍基地的所在地,也是美軍最先登陸和最後撤走的地點,直至去年,美國才完成清理當年留在峴港國際機場的落葉劑「橙劑」。
越戰扼戰略咽喉
峴港一名只通用於華文圈,在越南漢文古籍中當地一直稱為「沱㶞」,這名稱原為占族語「Da Nak」(大江入口)讀音轉化為漢字的寫法,後來越南棄漢字改用國語字文,便稱為「Da Nang」,英文亦沿用之。相傳17世紀華人移居後,因當地盛產蜆或港口地形似蜆,於是統稱為「蜆港」,後再變為峴港。
越戰期間,峴港屬於南越控制地區,由於位處中南半島中央,扼戰略咽喉之地,加上水深港闊,於是越戰期間美軍便相中此處作為首批海軍陸戰隊登陸的地點,後來更在此興建大型空軍基地,高峰時期基地每日升降飛機多達2,595架次,超過當時世上任何機場或空軍基地。峴港亦因為美軍進駐得以快速發展,從越戰前不足5萬人,到1975年越南統一前增至60萬人。峴港經濟近年快速增長,2017年更成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的主辦地點。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