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醫生指政策搖擺 倡津貼私院求診

2019-02-04
■醫生倡津貼病人去私院求診。圖為醫院病房內的走廊亦放了多張病床。 資料圖片■醫生倡津貼病人去私院求診。圖為醫院病房內的走廊亦放了多張病床。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流感高峰期公院病床爆滿,急症室人滿為患,醫護人手不足壓力爆煲,立法會衛生服務界議員、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昨日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表示,公院急症室大部分非緊急病人理應可分流至普通科門診,但政府一直不敢擴大門診街症服務,原因是政府擔心多了街症,變相令私家醫生的生意額減少。他又批評政府的醫療政策立場搖擺,沒持續發展,令人力資源無法做配套。

八成醫生在私人市場工作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董、內科醫生馬仲儀在同一節目中指,「香港醫生唔係唔夠」,現時八成本港醫生在私營醫療市場工作,但八成病人都到公立醫院求診,協會建議參考海外模式,由政府出手管制私家醫生的收費,並津貼病人到私營市場求醫。她又認為,醫管局應更彈性聘用醫護,增加半職人手吸引因家庭或個人因素而未能當值36小時的醫生。

馬仲儀又透露,自己在公立醫院工作逾10多年,近來不少同事因為工作缺乏成功感,亦因為工作量太大,自評在這個環境下有危機感,不能為病人提供良好及安全的服務水平,因此離開公院。她認為若果政府做好基層醫療及公私營市場的分配,令公立醫院主要治療病情較重的病人,相信會有同事覺得公立醫院工作合理。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指,支持政府介入私人市場管制私家醫生的收費,但擔心會引來很大反彈,他認為中短期要增加醫護人手數量,亦有空間做更多公私營合作項目。

港20年未興建大醫院

另外,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宣佈連續第二年撥款5億元予醫管局應對流感高峰期。醫管局成員林奮強昨日出席有線電視節目《Sunday有理講》時稱,醫管局應變迅速、執行力高,但在政策層面上,香港20年來沒有興建能提供過千張病床的大醫院,加上忽略人口老化等結構問題,導致原本應是世界上最好的體系慢慢倒退,「在缺錢、缺地、缺人」的情況下,造成今日的局面,他認為需要從政策上入手,解決問題。

屯門醫院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則批評,「政府及醫管局不論在財政及人手方面全無規劃,每年到高峰期就扔錢出褻謔矰j家把口,好似解決今年就夠。」他認為若政府真的覺得5億元有助紓緩,便應將其變成痡`開支,又續指醫生看症之餘,放工仍要開會、處理醫療報告和醫療認證計劃等,令工作百上加斤。

黃任匡認為關鍵是如何吸引海外人才,若本地醫生都不留在公營醫療體系,又如何去吸引其他人呢?林奮強對此亦表示認同,指即使引入100個醫生,僅佔全港醫生一個百分比,無助紓援人手緊絀的問題。

公立醫院急症室護士、衛生服務界選委劉凱文在同一個節目中表示,每年冬季流感高峰期醫院都面臨爆煲,由40張常規病床增至50張至60張床,精神科更多達70張,「經理房、電視機底、鋅盤,見到鵀a方都會加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