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特稿】改革開放40載 科研育才成功路

2019-02-18
■戴自海當年參加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來華訪問的國際學術交流團。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戴自海當年參加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來華訪問的國際學術交流團。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整個國家的科學人才培育來說,四個十年又是怎樣的概念?

40年前,旅美的年輕港產科學家戴自海,與30名海外華人學者參加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來華訪問的國際學術交流團:那年代的科研單位簡陋破落,連窗戶也關不上,根本難擋室外寒風,卻難阻眾人對國家科學發展的熱心。

當年交流團在北京參與了領導人鄧小平主持的座談會,戴自海尤其記得對方的一席話,指當時中國整體發展落後,頂尖科研人才出國學成,縱然回流也難有用武之地,強調要待國家一步步追上、邁向富強,人才始能盡展所長;在場人紛紛追問需時多久,戴自海憶述:「鄧小平舉起4隻手指說『40年』......是的,就是現在了。」

那是1979年,改革開放步伐剛剛開展。現為國際知名宇宙學及粒子物理學者、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講座教授的戴自海,在當時仍只是個30出頭的年輕博士後。他早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憶述當年經歷,「交流團是(諾貝爾獎得主)楊震寧和李政道帶領,有約30名科學家在其中,都是海外華人;我應算是最年輕或第二年輕的一個吧」。

該次交流先往廣東開會,其後飛往上海、北京等地,戴自海坦言,當時內地物質環境相對落後,他還記得其中一站是到北京理論物理研究所考察,驚見那裡的地面都只是沙地,甚至連窗也關不上,「那時候還要正值冬天,即使在所內都必須穿上大衣保暖」,感嘆當時科研人員條件實在艱苦。

談及其時的科研氛圍,戴自海表示國家雖不乏熱心人士,「可惜是想做得好,也不知該如何做起。」他解釋指,當時中國經歷文革後,科學發展一度停滯,不少科學家已跟世界脫節,「因此鄧小平主張要把最好的學生派往外國留學,學習最先進知識。」

他憶述,當年在交流團座談會上聽見鄧小平這番見解,有人隨即提出憂慮,擔心優秀學生一去不返,如此人才不就白白流失?「但鄧小平清楚指出,即使人才願意回來,以中國的發展步伐而言,想用也用不上他們,必須等候國家一步步追上,他們才有用武之地。」

現今國家發展遠超預期

那麼要待至何日才見「收成」,戴自海提到對方不下一次示意「40年」,「但在座一些人覺得這不可能,中國那時候窮得連吃都艱難,雖然口裡無講,但大家心裡都認為這目標與現實脫節。」轉眼之間,40年光景已過,回望這昔日預言,戴自海也不禁說一聲「好」,直言現今國家發展遠遠超出一代人普遍的預期。

他認為近年愈來愈多科研人才願意回國發展,「當中一部分是在外國非常成功,回來參與領導工作,亦有一部分學術生涯仍在上升之中,希望回來尋求更大發展空間」,情況可謂跟40年前的預言同出一轍,也讓戴自海深感讚歎。

科研投資不只在於人才,設施配套同樣重要。戴自海提到,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社會面臨經濟調整,但國家仍果斷推動興建第一座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正是「因為相信必須有這些建設,才能真正提升國家科技水平」。對撞機終於在1984年動工,並由鄧小平在典禮上為奠基石培上了第一鍬土,至1988年實現了正負電子對撞,多年來一直是中國高能物理研究重大突破的象徵。■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