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通訊員 羅洪嘯 北京報道)中國人壽(2628)昨舉行開放日,管理層首度向外界釋疑淨利大幅下滑原因並發佈重振國壽路線圖。副總裁趙立軍表示,國壽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配置中,公開市場股票和基金佔比10%,2018年利潤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國壽總裁蘇恒軒稱,重振國壽的關鍵在於市場化改革,「有兩三個大城市管理層已經實行了末位淘汰,市場化就是要實現人才能上能下,如果這個改革做不好,就還是一潭死水。」
持股逾2000億 股市變動影響大
國壽1月29日公告稱,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2017年度同比減少50%到70%。趙立軍指三大原因造成淨利下滑:一是作為機構投資者,權益類資產是必須配置的大類資產組合。目前國壽大約有2,000多億元投資在公開市場,受影響情況會比較大;其次和會計分類核算有關,權益投資是公開市場的金融產品投資,一般是在交易類金融資產下面核算,交易類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損益直接計入當期;第三,作為三地上市的企業,國壽制定了較嚴格的會計政策,如只要浮虧達到20%將計入損益。
趙立軍表示,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權益投資能給公司帶來超額收益。下一步的核心投資將結合公司外部公開市場的變化、會計準則的變化等,配置高股息的股票,減少利潤周期的波動;公司還會對國家宏觀經濟發展需要支持的領域,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選擇核心企業進行配置,創造長期收益。另外,面對階段性的、短期的投資機會,也會根據低估值來靈活配置權益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