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系列社評之四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共享發展,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能否達至這個目標,是大灣區成功的基礎和標誌。大灣區各城市要加強融合協作,要在發展中提供更優質的生活,要改善民生,要讓包括港人在內的大灣區人民更好地共享發展紅利。
規劃綱要設專章論述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這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付諸實踐的重大民心工程,是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具體體現,讓灣區人民更好地共享發展紅利,有利於增強港澳對大灣區建設的認同。同時,在發展中改善民生,讓大灣區人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有利加快形成大灣區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規劃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實現城市群智慧管理,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準,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美麗灣區。規劃綱要提出,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繁榮文化市場,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共建人文灣區;支持港澳弘揚特色飲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構建文化歷史、旅遊度假、養生保健的休閒灣區。
規劃綱要為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公務員、國企、中小學教師等職位向港人開放,港人在教育、住房、養老、交通等方面可享受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所有這些安排,目的就是讓大灣區民眾享有更優質的生活,不斷提升民眾建設美好大灣區、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積極性。
為使大灣區成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樂土和施展才能的廣闊舞台,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將符合條件的港澳創業者納入當地創業補貼扶持範圍,積極推進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鼓勵港澳青年到廣東省實習就業,支持香港通過「青年發展基金」等幫助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
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的政策,使港澳青年可以在大灣區這個新的更大的共同家園中生活、發展,成家、立業,創業、創新,在這個新的更大的共同家園中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在這個新的更大的共同家園中享受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夢想。
也要看到,共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並不容易,它不只是經濟,更是民生融合。要做到宜居宜業宜遊,除了規劃外,更重要的是執行力,應從點的突破,再推廣至全面。
一個城市是否宜居,不僅要通過完善環境及衛生等法制,盡力降低水、空氣等污染,而且要培養居民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及進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養與社會文明程度。相比宜居,宜業牽涉範圍更廣,現時透過CEPA及自貿試驗區推出了一些便利港澳居民宜業措施,應可推廣至大灣區所有地方。宜遊方面,不少粵港澳居民現時已經常在區內穿梭旅遊,未來發展的關鍵是更完善的交通網絡,以及更便捷的出入境手續,例如港珠澳大橋,應逐步全面開放香港60萬單牌私家車自由行駛,徹底實現大灣區宜遊目標。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二三四」格局是它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也是融合協作的難點所在。要克服難點,需要大灣區各城市加強融合協作,積極拓展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