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國家新政惠灣區 香港步伐要加快

2019-03-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佈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港澳)申請指南,讓合資格的港澳高校青年研究專才申請。這是中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支持香港創新的又一舉措。相比起中央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速度和力度,本港顯得動作緩慢,跟不上大灣區發展的節奏。期待特區政府帶頭,引領本港各界,特別是創科和專業人士,大膽創新,善用優惠政策和資源,積極把握大灣區機遇,以創新發展為突破點,推動本港與大灣區的互利共贏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點之一,就是把本港建設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規劃綱要》提及,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就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合作,允許相關資金在大灣區跨境使用,並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佈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等等。

過往香港的科研項目受到地方、資金及研究樣本跨境等限制,難以發揮人才優勢。中央政府去年宣佈讓科研經費「過河」至香港,讓本地科研人員可在港申請經費,承擔國家科研項目,今次再落實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向港澳開放,相信本港與內地的科研交流合作將更緊密,資源分配更有效,有利本港高校、科技專才的發展。

在日前閉幕的全國兩會期間,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就預告,會有30多項惠及港澳的政策出台。多名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的學者,亦在兩會期間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支援大學畢業生於灣區內發展、簡化科研資金「過河」的申請程序、創建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

兩會閉幕只是短短幾日,有關「港人港稅」、科研資金「過河」等政策密集發佈,反映中央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相信更多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創業、就業和生活的政策還將陸續有來。香港作為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社會各界對大灣區充滿期待,輿論熱烈討論,但尚未見特區政府出台具體政策,促進大灣區的人才和資金流動。

大灣區內地城市有很好的科研成果轉化基礎,匯集大量優秀人才,香港則有着雄厚的科研實力。在國家便利資金流通的政策措施下,香港的高校除了積極研究在灣區內開設分校的同時,亦應落實創新舉措,打破香港科研力量融入灣區的制度性限制,推動香港高校、科研資源與大灣區形成協同創新的共同體,讓區內科研資源根據需求自由流動、合理佈局,強化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為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一流灣區,提供關鍵支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